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稠油站试运投产方案

稠油站试运投产方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7:49:46

试运浮吸出油装置:缓慢打开3000 m3沉降罐浮吸出油装置进外输泵流程,由岗位员工在外输泵前放空,确认清水进入外输泵。

试运倒罐泵流程:缓慢打开3000 m3沉降罐进倒罐泵流程,由岗位员工在倒罐泵前放空,确认清水进入倒罐泵。

试运抽底水泵流程:缓慢打开3000 m3沉降罐进抽底水泵流程,由岗位员工在抽底水泵前放空,确认清水进入抽底水泵。 g. 继续提升液位

给3000 m3沉降罐继续进水到12m溢流位置。进水过程中,每60分钟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检查易出现渗漏部位,严格液位计的参数录取。

h. 试调节水箱:试运调节水箱的放水流程,在污水池看有无清水流出,检查放水流程是否畅通,检查玻璃钢调节水箱的各个连接法兰有无渗漏,检查调节水箱与罐顶的通气孔是否畅通。

i. 试运溢流流程:测量3000 m3罐水位及溢流管线温度,确认清水是否进入4#罐,4#

罐溢流至2m罐位,系统停止进清水。 j. 进水量:初步测算需清水4000m3。

k. 上水速度:提升泵单泵运行,流量50m3/h,大罐进水速度0.178m/h,达到上水要求高度需要3天半的时间。

l. 来水温度:消防罐来水取自水源井地下水,温度在5℃左右。 (二)整体试运

在分系统试运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库内整体试运,按投产方案进行站内及站外循环。 1)、站内循环提温到50℃。

2#一次沉降罐 倒罐泵(底水泵) 3#、4#加热炉 2#一次沉降罐 a.双泵运行,倒罐流量100m3/h。

b.双炉运行升温到50℃,预计需要时间1.5-2天。 2)、站内倒罐循环

2#罐 1#罐 4#罐 6#罐 3#罐 2#罐 5#罐 a.大罐上水高度:2#一次沉降罐上水到12m后系统停止进清水,用2#的水逐个大罐倒罐循环试运,1#上水到12m,4#、6#罐上水10m,3#、5#上水6m水位。

20

b.双泵倒罐,流量100m3/h,预计需要时间4-5天。 3)、站外管网循环

2#罐 抽底水泵 临时流程 外输泵出口汇管 稠油管线 提升泵 卸油罐 1#2#加热炉 稀油管线 集贤站 静混 3#4#(2#)加热炉 动混 2#罐

a.临时流程:从抽底水泵出口汇管接到外输泵出口汇管,用底水泵代替外输泵进行站外循环。

b.循环速度:按照50m3/h的流量,两个小时后回水进站,循环4h的时间即可。 c. 站外管网巡检:站外循环过程中,巡线员工每1小时进行巡回检查一次,重点检查管线有无泄漏,管线有无起拱变形。 4)、2#大罐升温到80℃

2#一次沉降罐 倒罐泵(底水泵) 3#、4#加热炉 2#一次沉降罐 a.双炉、双泵运行,升温到80℃预计时间1.5-2天。 5)、站内高温倒罐循环

80℃热水倒罐循环,预热罐区管网及各个大罐,流程与第二项相同,大罐上水不超过3米,经过高温水预热检验4-8小时后,再将水打回2#罐。预计需要时间2天。 6)、站外管网高温预热

用80℃的高温水预热站外管线,流程与第三项相同。 整体试运按步骤全部完成,需要时间10天。 (三)投产进油

在整体试运中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站内各系统运行正常,工艺流程切换正常,具备进油条件,工艺管线和设备内的杂物、积水清扫干净。整体试运全部合格后,按生产工艺要求投产进油。 1、排掉多余清水

在2号大罐留8米底水,且温度达到80℃,其他大罐的多余清水通过雨水排水系统排出,以减少污水处理压力。 2、投稀油

稀油 1#、2#加热炉 (2#-7#) 卸油罐 提升泵 静混 二次沉降罐(4#) 一次沉降罐(2#) 动混 3#4#(2#)加热炉 21

净化油罐(3#) 外输泵 稠油外输管线 计量 集贤站 1) 投产占用库存量:

一次罐:溢流口高度12米,底水高度保持在8米,油厚4米,按10%的综合含水计算近1000吨库存。

二次罐:进油速度最高不要超过0.3m/h,保持二次罐进油平稳,底水不超过1米,固定出油口高度6米(浮动出油口高度为液面下一米),液面正常维持在8米,原油含水达标则直接外输。正常情况下7米的油厚,2%的综合含水,库存近1750吨。最低液面可以降低3米,油厚为2米,库存近500吨。

净化油罐:如果启动净化油罐,出油口的高度为2.5米,底水维持在0.5米,液面3.5米,油厚3米,库存近750吨。

总库存:正常运行3500吨,最低可以达到1500吨内;脱水超标时,为增加沉降时间启用备用罐,库存至少要增加1000吨。

2) 稀油量:一天取稀油500吨,投稀油运行需5-7天的时间。 3) 稠油外输管线油水混合物的处理:

用含水达标稀油将外输管线中的水和油水混合物置换出来,外输管线在集贤站通过稀油管线返回置换到一次沉降罐,交油点处每半个小时取样化验一次,待取样含水达标全部置换干净后,开始正常外输交油。 4) 操作注意事项

a. 投稀油前现场的临设、施工材料、与试运无关的闲杂人员全部撤离,建立泵站安全管理门禁制度,严格控制站内动火施工,动火必须有必要的审批手续,组织必要的消防应急演练。

b. 在进稀油的过程中,炉子的燃料油改为稀油。 c. 稀油温度加热不低于80℃ 。

d. 控制大罐底水高度,一次沉降罐底水保持在8m,二次罐保持在1m以内,净化油罐底水保持在0.5m以内。

e. 观察底水、溢流、罐温变化,沉降24h观察三个罐脱水原油的含水情况。 f. 待净化油罐(或二次罐含水达标时从二次罐外输)建立一定5m的液面后开始外输,净化油罐的液位不能低于3.5米。

g. 系统进油后,每两个小时量一次大罐油水界面和液面,原油开始外输后计算站内大罐库存和系统管线占油量。

22

3、进稠油 ⑴进稠油流程

集贤站来稀油 计量 加热炉1#(2#) 计量 罐车拉油 2#-7#卸油罐 提升泵 静态掺混器 静态混合器 污水池污油 破乳剂 二次沉降罐(4#) 一次沉降罐(2#) 动态混合器 加热炉4#(2#3#) 浮吸出油装置 倒罐泵 加热炉 净化油罐(2#) 外输 ⑵运行参数测算 a. 温度:

稀油温度:集贤站来稀油温度42℃,进加热炉后温度需提到85℃,液量600方,负荷较大,如果一台炉子不够的话,可以启用两台。

拉油温度:稠油拉油温度不能低于80℃,稀油拉油温度不能低于65℃, 混油温度:卸油罐出口的混油有三部分组成,65℃的汽车拉运稀油、85℃的集贤稀油和80℃稠油,其综合温度在80℃左右,混油经过加热炉提温后保持在90℃左右。

脱水温度:一次沉降罐的脱水温度87℃(根据生产运行情况摸索最佳脱水温度)。 b.脱水时间:

一次沉降罐的进口配液管的高度为3m,溢流口高度为12m,底水控制在8米,原油在水层中有5m的水洗行程,小水滴在油层中有4m的动态沉降行程。4m的油层按10%的综合含水计算,每天来稠油400方、稀油600方,其脱水时间可以达到24小时。 c.药剂量:每天的加药量先按300mg/L,溢流含水正常后逐步调整到200mg/L,药剂厂家及时跟踪现场生产情况。

d.掺稀量:根据胜利设计院给出的试验报告,掺稀比按照1:1.5执行。

e.动态混合器转速:40rpm。根据试验报告表明,转速在40rpm时,稠油与稀油混合的较均匀,粘度相对稳定,没有导致原油乳化严重,对后续原油脱水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f.库存:库存量与投稀油运行相同。

h.进液量: 初次投运稠油控制20车/天左右,三天后若脱水溢流正常,再行逐步增加40车/天左右,观察3天正常后稠油可全部进站。

23

搜索更多关于: 稠油站试运投产方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试运浮吸出油装置:缓慢打开3000 m3沉降罐浮吸出油装置进外输泵流程,由岗位员工在外输泵前放空,确认清水进入外输泵。 试运倒罐泵流程:缓慢打开3000 m3沉降罐进倒罐泵流程,由岗位员工在倒罐泵前放空,确认清水进入倒罐泵。 试运抽底水泵流程:缓慢打开3000 m3沉降罐进抽底水泵流程,由岗位员工在抽底水泵前放空,确认清水进入抽底水泵。 g. 继续提升液位 给3000 m3沉降罐继续进水到12m溢流位置。进水过程中,每60分钟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检查易出现渗漏部位,严格液位计的参数录取。 h. 试调节水箱:试运调节水箱的放水流程,在污水池看有无清水流出,检查放水流程是否畅通,检查玻璃钢调节水箱的各个连接法兰有无渗漏,检查调节水箱与罐顶的通气孔是否畅通。 i. 试运溢流流程:测量3000 m3罐水位及溢流管线温度,确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