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新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2017-2018 第二学期)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有道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形式和做法 1、制定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应按“集合研讨——分工备课——验收检查——形成个案——交流反思”五个环节进行。
2、固定时间、地点、研讨内容,在一楼办公室进行集体研讨。主要谈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也可以
3、领导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在抓好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学校还要通过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一步落实备课的效果。及时抽查教案,对教师教案的修改补充再创造情况作进一步调查了解,又一次促进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四、集体备课教案研讨过程的记录. 1、教案研讨过程的记录:
①先由杨湘云阅读本册的教学设计;
②然后由杨湘云对这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③由刘宗仁对本册课教材的认识进行解说; ④由刘宗仁谈对本册课的教具学具的应用进行说明; ⑤由刘宗仁就一册的教案进行设计。
接着,教师们归纳、设计进行补充,提出建议,然后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方法,对疑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教案的设计程序上应是,先交流,把各项目标、方法等落实到本节课上。
最后,由组长征得大家同意,安排集体备课时间.
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有博才众人之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总之,集体备课与传统的个人备课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和长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要坚持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忌流于形式和半途而废。
一年级数学组 2018年2月26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