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浦区农村居民居住质状况分析报告1-3
青浦区本地农村居民居住质量及生活用地状况分析报告
——青浦区第二次农业普查系列分析资料之二
近年来,随着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块,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为更好地反映我区本地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情况及生活用地状况,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效依据,现根据青浦区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对相关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我区本地农村居民居住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住宅面积超过200平米。
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户77597户,拥有住宅建筑面积为1602.7万平方米(包括自住、租出和空置),户均拥有住宅建筑面积206.5平方米。其中,出租面积为199.1万平方米,占12.4%。在全部家庭户出租面积中,青东地区(赵巷镇、徐泾镇、华新镇、重固镇)出租面积达97.1万平方米,占全区总出租面积的48.8%。青西地区(朱家角镇、练塘镇、金泽镇)出租面积为32.8万平方米,占总出租面积的16.5 %。,青东地区高于青西地区32.3个百分点,
2、农居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3.1平方米。 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为1372.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3.1平方米。其中,三个街道与青西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相差5平方米。
1
2006年我区本地农村家庭住房建筑面积一览表
项目 户数 人数 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13725930 363748 212697 926566 660062 640435 1197197 701885 1981788 1868515 2474738 2698299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53.1 45.0 42.6 53.4 47.6 47.5 53.5 60.8 53.2 55.8 55.5 52.6 总 计 夏阳街道 盈浦街道 香花桥街道 赵巷镇 徐泾镇 华新镇 重固镇 白鹤镇 朱家角镇 练塘镇 金泽镇 77597 2595 1396 5482 3756 3433 6367 3314 10517 10346 14867 15524 258351 8087 4988 17346 13856 13484 22390 11552 37276 33485 44570 51317 3、超过三成的本地农村居民家庭出租房屋。
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6820户本地农村家庭户拥有自有住房,占本地农村家庭户的99.0%。在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户中,有24068户出租房屋,房屋出租率为31.0%。其中,青东地区房屋出租率为59.2%,青西地区房屋出租率为16.6%。青东地区比青西地区房屋出租率高45.8个百分点。
2006年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房屋出租情况一览表
单位:户
项目 合 计 夏阳街道 盈浦街道 香花桥街道 赵巷镇 徐泾镇 华新镇 重固镇 白鹤镇 朱家角镇 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总户数 有房屋出租 (户数) 没有房屋出租 (户数) 房屋出租率 (%) 77597 2595 1396 5482 3756 3433 6367 3314 10517 10346 24068 1499 1007 3068 2359 2234 4444 953 2968 2140 54358 1096 389 2419 1397 1199 1924 2362 7551 8214 31.0 57.8 72.1 56.0 62.8 65.1 69.8 28.8 28.2 20.7 2
练塘镇 金泽镇 14867 15524 1787 1609 13867 13940 12.0 10.4 4、多数农村居民家庭住宅价值高、建造时间晚。
普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户拥有住宅价值在20万元以上。在拥有住宅的我区本地农村家庭户中,价值在30万以上为3.2万户,占41.5 %;在20-30万元为2.4万户,占30.4 %;10-20万元为1.1 万户,占14.3 %;10万元以下1.1万户,占13.8 %。
普查结果显示:有50.8%农村家庭户居住在90年代以后建造的房屋。在拥有住宅农村家庭户中,1990-1999年建造有3.0万户,占38.7%;2000年以后建造有0.9万户,占12.1%;1979-1989年建造有3.5万户,占45.7%;1978年以前建造有0.3万户,仅占5.5%。
5、农村居民家庭户居住基础设施完善。
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农村家庭户有77537户使用入户管道水,覆盖率达99.9%;有77558户使用净化水,覆盖率达99.9%;有6.6万户使用燃气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覆盖率达85.5%;有4.8万户使用生活污水管道排放设施,覆盖率达57.5%。在农村家庭户中有水冲式厕所6.9万户,占89.4%;简易厕或无厕有7293户,占9.4%;旱厕865户,仅占1.1%。从农村家庭户文化建设方面看,有1.6万户农村家庭户使用电脑上过网,占全部农村家庭户20.2%;有5.1万户购买或订阅报刊杂志,占全部农村家庭户66.2%,超过六成以上。
二、当前我区农村居民生活用地面临的问题
从普查数据来看,当前我区农村生活用地使用合理有效、本地农村居民居住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大量宅基地存量、居民生活
3
点相对分散、居民房屋出租比率高与我区“十一五”规划要求以及新农村建设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1、土地资源使用紧张与居民宅基地面积过大存有矛盾。近几年,随着我区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及工业园区的扩建和市政设施、道路的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供给成为影响我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能否持续稳步发展重要决定因素。而根据普查结果显示:至2006年底,全区批准居民宅基地面积达1638.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万亩耕地面积,约为当前我区实际经营耕地面积的10%。一方面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我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另一方面农村宅基地却占用巨量的土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宅基置换工作对重新整合、优化我区土地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农民居住点相对分散存有矛盾。区“十一五”规划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城市化率达到70%,区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建设与“1966”相配套的“1870”城乡体系,即要在全区形成1个新城、8个新市镇、70个农民中心村的城乡布局体系。而根据普查结果显示:至2006年底,全区184个行政村、9个涉农居委会共拥有1886个自然村,其中住宅在10幢以下的有655个,占总数的34.7%,分散的居民点占用的大量的电力、交通、供水等社会公共资源。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要求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另一方面农村居住点相对分散,占用过多社会公共资源。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构建科学城乡布局体系势在必行。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