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概述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概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0:43:11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概述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研究,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从修辞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方法策略、修辞习得等方面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Abstract: the study of rhetoric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as make a great development these years The paper synthesizes it form the status, functions, contents, methods and acquisition of rhetoric, also pointing out some problems. 关键词: 修辞教学 体系 内容 方法 修辞习得

Keywords: teaching of rhetoric body content method acquisition of rhetoric 文献标识码:A 我们所说的“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不同于对外汉语修辞。对外汉语修辞,根据胡建军(2007),“既包括运用汉语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也包括对母语非汉语者进行的汉语语用知识、言语行为范式教育的活动”。1我们讨论的是后一种情况。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从文献上看,最早讨论修辞教学问题的是姜德梧(1987)。他从提高学生(主要是中高级阶段)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汉语语言艺术的欣赏水平目的出发,主张以吸收性和欣赏性为原则,对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修辞分析教学,并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内容时应掌握的原则:(1)与作品内容有密切关系,有助于理解作品内容的修辞现象;(2)有独特的强烈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3)汉语所独有或较突出的修辞方式;(4)具有汉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修辞现象。 由于当时外汉语事业发展的规模特点,学界的眼光主要集中在初中级阶段的语言教学,中高级阶段的修辞教学并未被看作是当务之急,因此这一观点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但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继续发展和修辞学研究的更新扩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研究逐渐提上日程。首次明确地提出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修辞教学的是陆庆和(1998)。她针对中高级阶段的教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种现实矛盾:一方面,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听力) 将修辞知识作为一项考试内容、汉语(报刊及口语) 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能靠查阅工具书来解读、构成阅读障碍的修辞现象,而另一方面 ,中高级教材及课程中又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有关修辞方面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这就造成了教学与实际、教学与考试相脱节。这一矛盾的揭示也就导出了讲解修辞知识对中高年级留学生教学的必要性。 作者认为应在中级阶段就引入修辞内容,具体做法是教材多选择一些包含丰富修辞现象的报刊文章,重点讲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修辞现象。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修辞教学定位问题,作者提出了讲解要删繁就简、与文化知识相结合等有价值的八项建议。

进入21世纪以后,对外汉语升格为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一项民族事业而发展空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研究也水涨船高。2003年,中国修辞学会专门成立了“对外汉语修辞学会”。举办了四届讨论会,也促使其在短期内迅速升温。从这几年发表的文献上看,学者们的讨论主要涉及了以下几方面。

一.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杨德峰(2001)认为,传统的“语法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好不好”的观念需要改变。对留学生而言,修辞不但管说的好不好,而且还管说得对不对,符合汉语辞表达习惯的句子 1

胡建军《修辞理论的发展对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的冲击》,第四届对外汉语修辞国际研讨会讨论论文,2007

就是对的,否则就是不对的。修辞教学应与语音、词汇、语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肖莉(2004)从修辞与文化、修辞与交际、修辞与阅读、修辞与写作等关系强调了修辞教学的地位。

曹成龙(2004)认为外汉语教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修辞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修辞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和效果、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不能忽视”、“给予关注”“极其重要”之类等对“修辞教学”地位的评价,另有学者将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予以明确化:

陈汝东(2004)提出了“建立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论述了其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可行性、实践价值和相关的实施问题。他认为现代的修辞观和修辞理论体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格,也不仅仅是炼词、炼句。修辞应该定位在一种“有意识和有目的言语交际行为、一种根据具体语境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的言语交际行为”中。修辞的本质是语言运用,而语言运用能力就是语言教学最终的目的。

尽管文章的这一提法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有一个基本观点却能得到普遍认同:要把修辞学的“适切”原则,在语境中学习的原则贯穿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因为修辞学强调语境的重要性,这和语言教学强调培养交际能力,在语境中形成语言能力的共识不谋而合。

侯友兰(2005)也认为,语言运用是一个利用各语言要素、结合语境、根据自己的话语动机建构适当的话语和理解话语的交际过程,因此语言教学的始终都应该贯彻语言习得和语境结合的原则,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应该不同程度地将修辞教学贯穿始终。 二)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作用

杨德峰(2001)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论证了留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对修辞知识(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需要。 肖莉(2004)指出,汉语水平高等考试中单列了作文一项。可是,很多考生此项成绩偏低。特别是“失体”现象多有发生。这与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忽略语体观不无关系。她认为必要的修辞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写作修辞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词法、句法、篇章建构的修辞原则特别是语体知识,这是提高他们习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于宏梅(2004)分析了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词语、句式、辞格、篇章方面的修辞偏误,指出了进行针对性的修辞教学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探讨了相关的内容和策略。 翟宜疆(2005)认为,与初中级听说教学相比,高级听说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更侧重于话语的修辞分析,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话语中词语和句型等表层内容的理解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的简单模拟式应用上,而是要进一步深入话语结构内部,分析理解话语隐含在内的意义甚至是言外之意,要依据不同的语境构建话语以求表达的准确和得体。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现代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宋春阳(2005)认为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听力能力的要求高级阶段主要考查信息的选择能力、预想和猜测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实际上里面处处都有着修辞的成分在其中。因为修辞就是在此时、此地、面对此人、此交际目的,说话人运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以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听力理解就是听话人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交际目的等各要素进行信息的解码。这里当然要掌握汉族人各种的表达方式,包括各种修辞的手段。如??各种修辞格;褒与贬色彩;书面语与口语的语体差别;尊敬与谦卑的口气等。 董明、桂弘(2006)以《读写课本》《桥梁》《博雅汉语》等权威教材的语句为例,说明词语理解、语义信息、语法信息和语段学习的理解都离不开修辞知识。

吴笛(2006)在分析了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现状以后,从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方面论述了修辞教学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修辞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

秦惠兰(2006)曾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这两个概念作出了区分: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样,应该是指对外汉语中的某个专题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应该是指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与修辞有关的教学内容。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各校几乎都没有开展,即课程表上很难找到“修辞课”,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则无时无刻不存在,渗透在对外好那于教学的各个层面中。 关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内容,陈汝东出版的专著《对外汉语修辞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该书从对比的角度出发,“侧重点在于那些修辞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的方面,其目的是为了揭示汉语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民族性。对外汉语修辞学所概括的主要是跨文化汉语修辞交际的原则和规律,目的是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服务,既要帮助学生把话语表达得正确、准确、适切,恰切,也要帮助学生把话语理解得准确、透彻。”2

本书可以作为高级阶段对外汉语修辞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留学生的修辞参考书。 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项目编排和方法策略,都还处在讨论中。大部分学者都将几个问题一起谈,没有作出过明确的区分。事实上,教学内容是“教什么”的问题,“项目编排”、“方法策略”是“怎么教”的问题。两方面虽然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但如果真正建立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体系,对这几方面进行分别研究势在必行。但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都还处于提出总体原则、初设大致体系的阶段,没有形成经过论证和实践的权威成果。

一).教学内容和项目编排 基于修辞学的应用性,学者们在讨论教学内容和项目编排两方面的问题时,都注意到了知识和能力的两个层面,注意将这两个层面加以区别。

周健、彭彩玲(2005)分析了中高级留学生接触到的教材、阅读、考试、广告、日常交际中的修辞现象及对他们理解构成的障碍,同时也发现了中高级程度的留学生语言表达时在语篇衔接、语体风格等方面的修辞能力尤为薄弱。因此,主张该阶段的教学在继续扩展语音、语法、词汇的语言结构知识的同时,应定位于修辞能力的培养,涉及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运用、句子的衔接、语段的组织、语体风格的转换、言语策略以及文化接受等多个方面。

徐新颜(2004)认为:初级阶段不需要刻意地去补充一些修辞的理论知识,但完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导入修辞,让学生了解修辞的妙处,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简单反问句“不是——吗?”这一语法点时,教师就有必要与普通陈述句相比较,并在不同的语境中举出具体的例子,然后点明这两种句式在表达效果上有很大差异,因此要求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要注意句式的选择。在学习了一些同义句式后,教师如能适时地总结一下,并要求他们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交际时应灵活地选择各种句式。词语的选用也可以这样处理。

冯晓鸿(2005)指出:初级阶段的修辞教学,并不要求教师刻意地去补充一些修辞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材料,有意识地把修辞导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应该以语境为切入点,在汉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导入修辞,让学生了解到修辞的妙处,并逐步形成汉语语感。文章从同义词语教学的修辞导入、同义句式教学的修辞导入,交际功能项目教学的修辞导入、语篇教学的修辞导入等四方面论述了初级阶段修辞导入的可行性。 陈汝东(2004)认为应从初级阶段的教学开始,就灌输语境、语体等观念,使学生清楚他所掌握的语言要素以及言语表达式的语体特征所适用的语境。但他同时指出:初级阶段的修辞教学,是建立在语言要素教学基础上的,因此,对修辞内容的处理,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原则上只能是感性的认知方法,而不能是抽象的理论讲解。教学内容也应侧重通常所说的规范修辞(消极修辞),而不是积极修辞或修辞理论。进入高年级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的语言结构知 2

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识。逐步开展系统的修辞理论学习。在汉语专业本科3年级开设汉语修辞学课程,是比较合适的。

陈光磊(2006)也谈到,语用修辞教学上种种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在我们各种各类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有所反映,有所体现。一般来说,基础阶段多注重基本的语用原则和方法,随着语言程度的提高,逐渐加强语用修辞的内容。语用所研究的主要偏重于消极修辞,在于要求话语的正确和得体,这对于基础教学特别重要;而修辞所讲究的除了消极修辞之外,还有积极修辞,特别注重表达手法和交际效果,高级汉语的教学可以着重阐明汉语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的原则,如比喻,借代、双关等辞格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用的,着重帮助学生能理解领会和接受汉语的丰富多彩的措辞法,至于他们自己的汉语表达则重中在掌握语用的规约:得体。对于有志于在汉语上加以深造并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学对象,语用修辞完全可以也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课程来教学。 二)方法策略

虽然教育学意义上的“原则”、“方法”、“策略”定义各不相同,但由于学者们并未在文中分别加以论述,故下面不具体区分,只作近似归类。

曹成龙(2004)认为,在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中,要尽量少讲宽泛、纯粹的辞格知识,而应多讲运用辞格传情达意的妙处,少作修辞知识纵向的分析,多作运用修辞效果横向的比较。文章认为促使留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强化语境、语体意识的方法是值得尝试的。

秦惠兰(2006)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对外汉语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学习目的、不用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懂得技能训练(如写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进行,恰倒好处地“点睛”,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在语言材料的对比中获得对外汉语修辞意义与汉语修辞的感知,从而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正确地输入与得体地输出。

陈光磊(2006)对“怎么教”提出了五点想法:(1)与听说读写各门技能课的教学相结合,也就是在训练这些语言技能的同时,把相关的语用规约和修辞方式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操练。(2)与语言本体结构要素的教学相结合,也就是在进行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的同时,把相关的语用规约和修辞内容提炼为教学点作解释和操练。(3)与功能项目、文化内容的教学相结合,也就是在教学中注意揭示和讲解功能、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修辞特点。(4)在中外相关语言点、文化点的特点对比中,尤其是从中外语用和修辞手法的对比中进行汉语语用修辞教学。(5)不同对象、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修辞教学应具有不同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综上看来,学者们对于修辞教学体系构想比较一致:在基础教学中,体现得体、适切原则,灌输语境、语体观念,内容上以消极修辞(规范修辞)为主:中高级阶段,逐渐注入修辞手法及其运用原则的教学,内容上以积极修辞为主,辞格显然是核心内容。修辞意识、修辞能力的培养则要贯彻始终。但是要真正把修辞教学纳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当务之急还是要研究修辞教学的体系,建立修辞项目大纲,以便于将来依照大纲在教材中科学合理的讲解修辞现象。这方面的研究显然还在起步阶段。而修辞教学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更是薄弱。 另外,是否可以像教学语法那样, 建立教材修辞、教学参考修辞、学生修辞等所谓的教学修辞体系,目前也缺乏论证。 三.修辞的习得研究 近年来,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习得所产生的成果,已经相当丰硕、可是在修辞习得领域中,依然是大片空白。

关于修辞习得规律的探索,目前仅见李柏令(2005)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讨语境习得的规律。他着重讨论了由于语境的民族性,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语境时,常常受到其母语语境

搜索更多关于: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概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概述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研究,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从修辞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和方法策略、修辞习得等方面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Abstract: the study of rhetoric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has make a great development these years The paper synthesizes it form the status, functions, contents, methods and acquisition of rhetoric, also pointing out some problems. 关键词: 修辞教学 体系 内容 方法 修辞习得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