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0:48:54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篇一:现当代文学教案】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现象为基础,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重要批评理论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运行规律,以及主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成就、理论贡献、历史地位。掌握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理论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中要在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本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除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学生需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2.重点难点: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及其演变的规律,以文学发展史的眼光和角度分析现当代作家作品,把握现当代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色;重点分析经典作家及其作品。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开设16周,共计32学时。在课程整体安排上,预计实际上课15.5周,复习考试0.5周,具体学时分配和主要内容如下: 绪 论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重要特色 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一出现就是高峰

第二节 现实题材的小说集《呐喊》、《彷徨》 第三节 历史题材的

小说集《故事新编》 第四节 抒情叙事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第五节 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第四章 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 第一节 “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二节 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女神》 第三节 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屈原》 第五章 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第二节 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第三节 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和贡献 第四节 语丝社的散文理论及小品散文的独特成就

第六章 革命文学的兴起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繁荣与多种风格流派的交映 第二节 从革命文学的倡导、论争到“左联”的成立 第三节 左翼作家群的创作

第四节 “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 第五节 “海派”的文学创作 第七章 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

第一节 《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贡献 第二节 《家》及巴金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骆驼祥子》及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边城》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五节 《死水微澜》及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第八章 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雷雨》、《日出》及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 夏衍、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风格 第九章 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初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戴望舒及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第三节 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

第十章 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第一节 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 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 第十一章 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二节 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创作

第三节 《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剧和诗歌创作 第十二章 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

概观 第二节 钱锺书和他的《围城》 第三节 张爱玲和她的《传奇》、《流言》

第四节 《马凡陀的山歌》、《升官图》等讽刺文学创作

【篇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历史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也是这样,它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有它内在的历史渊源。

此前的现代文学史叙述,往往把现代文学的时间段限定在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渊源有自、不断发展与演进的文学,其渊源于晚清的文学革新运动。

晚清以来,当西方的坚船利炮冲破了中国这个老大帝国的大门,也惊醒了朝野之间曾经共享的美梦。尤其是1894年那场发生在黄海海面的中日甲午之战,更是让中国人为之扼腕喟叹的永远心痛,偌大的中华帝国竟惨败于弹丸之地的日本。痛定思痛之余,危机意识与危亡反省成为一切思想展现的深刻动因。诚如王尔敏所言:“中国近代之最大危机,莫过于信心崩溃??近代西方冲击,中国应付颠倒错乱,彻底失败,渐使知识分子完全陷于失望自卑、悲观无助状态。检讨反省,对于本民族一切过去,无不产生根本怀疑与彻底否定。驯至诅咒破坏,唯恐不力。”(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91页。)当然,这种彻底否定的思想动力日渐弥漫浸染于各种问题之中,也自然影响到对中国固有的语言文字的思考。

晚清基于“卫国保种”的需要,不同的人士各有一套救亡图存、自新自强的改革方案。维新变法者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呼唤出强大的中国,一些知识者则遵循另一思想理路,为挽救国家民族之危亡,他们意识到启迪民众、开启民智、普及实学的重要性。在设想广建学校、广立学会的同时,自然把目光投注到知识的载体——中国繁难的文字符号上,因方言歧异、文字繁难,知识难以普及抵达于普通民众身上,这无疑加深了中国的落后状态。与此对照的是,由于海禁打开,中国知识者加深了对于西方富强文明的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语言文字改革也为中国的趋新士人提供了反观中国

文字以期变革的灵感:“窃谓国之富强,基于格致;格致之兴,基于男妇老幼皆好学识理。其所以能好学识理者,基于切音文字。则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

遂即达于心。”(王炳耀:《拼音字谱 自序》,《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12-13页。)语言文字变革无不起源于国家民族图强自新的思想涌动。

晚清的维新派和知识者正是出于寻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考量,开启了自上而下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启蒙的需要,自然开始了白话文运动的先声。 事实上,早在1868年,黄遵宪就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倡导言文合一。1897年,陈荣衮创办《俗话报》,旨在改良风俗。 1898年5月,裘廷梁主编的《无锡白话报》创刊,1898年8月27日刊载裘廷梁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该文指出:“愚天下之具,莫文言若;智天下之具,莫白话若”,以惊世骇俗的语言大胆地批判了文言的流弊,张扬了白话之优长,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革命性主张,成为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等提出的倡白话而废文言的先导。陈荣衮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又一位先驱者,1899年陈荣衮在《知新报》上发表《论报章宜改用浅说》一文支持裘廷梁的白话主张,他把开启民智与改革文言结合起来:“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不改文言,则四万九千九百分之人日居于黑暗世界中,是谓陆沉。若改文言,则四万九千九百分之人日嬉游于玻璃世界中,是谓不夜。”(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知新报》,1900(111)。)自此,晚清白话报刊大量刊行,如著名的《杭州白话报》(1901)、《苏州白话报》(1901)、《芜湖白话报》(1902)、《湖南白话报》(1903)、《福建白话报》(1904)等如雨后春笋,这些白话报刊不论是改良社会还是鼓吹革命,其借用白话开启民智、传播启蒙思想的思想理路是一致的。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白话报刊为以后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作了理论上的酝酿和准备,如1904年陈独秀主编的《安徽俗话报》在救亡图存、批判旧的伦理、倡导文学改革诸方面的编撰体例和思想理念预示着此后《新青年》的面貌,署名三爱(陈独秀)的《论戏曲》一文已经初具文学革命的雏形和面貌。

晚清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在语言形式上和启蒙理路上开启了五四白话文的渊源和先声,而且在文学观念和文体形式上也拉开了现代性的帷幕,为现代文学的现代化作了充分的准备。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篇一:现当代文学教案】 《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现象为基础,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重要批评理论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运行规律,以及主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成就、理论贡献、历史地位。掌握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理论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中要在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基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