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说课稿
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二、指导思想
本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以生命是金、健康是银的原则,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围观为德育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目标。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魅力,以游戏化、情绪化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在游戏中掌握锻炼方法;在竞技中提高运动技能。
三、教材分析
实心球是一项发展力量素质为主的体育投掷器材,而本节课之所以选择实心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因为通过对这一教材的学习,能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全面性,搭配的合理性。锻炼的部分,既有上肢,又有下肢,既学会技术动作,又使全身各项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是高一年级田径投掷课程的第一次课.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投掷基础(部分同学已学过),且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很强,自我表现力强,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五、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投掷实心球的动作特点,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技术。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投掷练习,让90%学生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的技术要领,并且能让学生提高其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并在运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对比法,讲解法、分解练习法和完整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运用了尝试法、对比法和观察法。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正确与错误之间的区别,接着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从中悟出正确的动作的原理、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重点:
背弓充分、出手速度 教学难点:
用力顺序、出手角度
八、教学流程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本课教材内容特点,贯彻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原则。 1、喊数抱团
这一环节,把以往枯燥的慢跑、做操形式的准备活动,以游戏来代替,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一开始采用让学生原地做高抬腿、纵跳、后踢腿等动作,我喊出数字,数字用2 、2*3、4/2等形式出现,然后学生抱团。既活动了学生的身体,又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双人操 3’ ·压肩运动 (4×8拍) ·弓步推掌(4×8拍) ·体侧运动 (4×8拍 ) ·互背运动 (4×8拍) 3、传接球练习 4’
A、四路纵队,各排头将实心球从头顶依次向后传。
B、四路纵队,各排头将实心球从两胯下依次向后传。
通过游戏练习,让学生对实心球的重量、形状有一定的体会。熟悉球性,初步建立投掷实心球的意识。传接球进行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接着,让学生进行徒手练习,在练习时我用以往四列横队的站法,可多个角度示范,使学生更清楚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另一方面使原来队伍造成严肃、正统的气氛,变得活跃、和谐。
在实践练习阶段,练习场地是这样设计的:在一定远处设定适应学生投掷水平的标志物,让学生有抛掷的目标,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在投掷前方设置一定高度色彩鲜艳的显眼橡皮绳,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应把球抛过橡皮绳,从而达到改进出手角度和协调用力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重复练习法,因为这样有利于教师观察,并能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和巩固动作技术。同时及时给予口头评价和暗示,如“出手快”、“蹬地快”、“背弓充分”、“稳住”等字句,捉住关键,达到教学要求,提高动作质量。
九、预计效果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他们的练习积极性较高,参与的面也较广,对练习的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表现欲强,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平均心率在110次/分钟左右,练习密度35%——45%
十、场地与器材 场地:田径操场
器材:实心球若干、口哨一个、跳高架一副、橡皮绳一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