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喜好中性土壤的作物,应该用 来改良土壤,假设土壤中的酸为硫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区分田里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检验,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炒菜时,油锅着火了,厨师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5)中午大家正享受着农家美味,小红冷不丁被蚊虫叮咬了(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又痛又痒,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17. 现有一包粉末,已知它们可能由Na2SO4、FeCl3、BaCl2、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学生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和无色溶液; ?向所得白色固体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没有溶解。试回答: (1)由上述实验记录推断:原粉末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2)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18.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 猜想Ⅲ. 。
【实验和推断】
现象固
适量水,无
适量A溶① ②滴入无色酚酞③
现象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
(选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
成立。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
是 。
19.学校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 g;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HCl溶液的用量为20mL(假设两种溶液密度均为1 g/㎝3;大理石
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提出问题】:影响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做出猜想】:
猜想一:大理石规格;猜想二: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猜想三: 。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T/℃ 编号 粗颗① 25 粒 ② 粗颗③ 35 粒 18.25% 60 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④ 100 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论 。
四、推断题
20.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
得
】
出
结
210 18.25% 160 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规格 数 大理HCl的 石 质量分的时间/s 实验目的 完全反应 :
一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C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要实现A转化为B,需要的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B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转化为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C是常见的金属,D有助燃性,A、B、E、F都是氧化物,G是含钙的化合物,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 ”表示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物质E、G的化学式: _______ ________. (2)写出C、D发生剧烈氧化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质F可以是__________,也可以是 __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