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教科版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6~9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16·上海黄浦区模拟)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总相同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就是加速度
D.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解析 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选项A错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选项B错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选项C错误;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选项D正确。 答案 D
2.质量为0.1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α为37°的斜面上,如图1所示。系统静止时绳与斜面平行,不计一切摩擦。当斜面体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与斜面刚好不分离,则斜面体的加速度为( )
图1
A.gsin α
B.gcos α C.gtan α
D. tan α
g解析 因小球与斜面刚好不分离,所以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图知tan α=,则a=D正确。
mgmagtan α
,
答案 D
3.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解析 设屋檐的底角为θ,底边长为2L(不变)。雨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mgsin θ12L=gsin θ,位移大小x=at,而x=,2sin m2cos θ
4L。当θ=45°时,sin 2θ=1为最
gsin 2θ
θcos θ=sin 2θ,联立以上各式得t=大值,时间t最短,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4.如图2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2
A.aA=μ(1+)g,aB=μg B.aA=μg,aB=0 C.aA=μ(1+)g,aB=0 D.aA=μg,aB=μg
解析 稳定时A和B均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2g,等于弹簧向左的弹力F,B受到的合外力为0。剪断轻绳瞬间,弹簧弹力和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都不变,则B的加速度为0;A的加速度为答案 C
5.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不同种雪橇在倾角为θ的倾斜雪地上滑雪,大人和小孩(大人和雪橇的质量较大)之间用一根轻杆(杆与斜面平行)相连。发现他们恰好匀速下滑。若大人、小孩同时松开轻杆,则可能的情况是( )
m2m1
m2m1
F+μm1gm2
=μ(1+)g,选项C对。 m1m1
图3
A.大人加速下滑,小孩减速下滑,两者加速度大小相同 B.大人加速下滑,小孩减速下滑,两者加速度大小不同 C.两人都加速下滑,但加速度不同 D.两人都减速下滑,但加速度不同
解析 由于整体匀速下滑,假设上面一个为大人,以大人为研究对象有Mgsin θ=f1+T,杆的弹力为T,以小孩为研究对象有mgsin θ+T=f2。当松开轻杆后有Mgsin θ-f1=Ma大
,f2-mgsin θ=ma小,所以有Ma大=ma小,由于大人和雪橇的质量大于小孩和雪橇的质量,
即M>m,故有a大<a小,同时可看出两人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相反,故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6.(2017·咸阳模拟)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和儿童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故B正确;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正确;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答案 BC
7.关于图4中四幅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图甲中学生从如图姿势起立到直立站于体重计的过程中,体重计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B.图乙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C.图丙中赛车的质量不是很大却安装着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加速度
D.图丁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来减小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
解析 题图甲中学生从图示姿势起立到直立站于体重计的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再向上减速,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由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冰壶受到的阻力很小,加速度就很小,但速度大小会减小,只是减小的很慢,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C正确;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可以减小桥面的坡度,这样可以减小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D正确。 答案 CD
8.如图5所示,A、B质量均为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对A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F>2mg)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平衡状态,现突然撤去力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则关于N的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图5
A.刚撤去外力F时,N=
mg+F2
B.弹簧弹力等于F时,N=
2C.两物体A、B的速度最大时,N=mg D.弹簧恢复原长时,N=mg
解析 刚撤去外力F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对A、B整体有F=2ma1,对物体A有N-mg=ma1,联立得N=+mg,A项错误;当弹簧弹力大小等于F时,有F-2mg=2ma2,N-mg=ma2,联
2立得N=,B正确;当两物体A、B的加速度为零时,两者速度最大,则有N=mg,C正确;
2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簧不提供弹力,此时两物体恰好分离,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0,
FFF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