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测试题(长沙-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题NO3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模拟测试题三
(职业卫生、放射卫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用人单位应从源头上 和 职业病危害。 2、有关部门应对职业病成绩显著的 和 ,给予奖励。
3、不具备 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4、没有职业病危害 或者 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时,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职业病诊断。
5、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承担职业病 的鉴定工作,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 组成。
6、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 。 7、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向 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8、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 、 三种。
9、基本标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平均有效剂量为 mSv,任何一年不超过 mSv。
10、电离辐射建设项目按国家分类管理制度分为 、 和 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管理、分类治理的原则 B.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C.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D.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2、在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时,应当( ) A、连续检测3天,其中包括浓度最高的一天,浓度最高的时段 B、检测一次,时间15分钟。 C、选择浓度最高的时段检测。
3.以下哪种毒物中毒可导致溶血( )
A 、砷化氢 B、氯气 C、汞 D、苯 E、磷化氢 4.铸工尘肺是从事( )的工人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A.电焊工 B.铸造作业 C.矿山开采 D.矿石磨碎
5.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 )
A.心、肝 B.泌尿、呼吸、心血管系统 C.肾、脾 D.神经、消化、造血系统 6、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 )。
A、口、鼻、耳 B、食物、空气 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D、水
7.长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在( )以上的采样。 A 15min B 1h C 8h D 12h 8.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的是 ( ) A四氯化碳中毒 B三氯乙烯中毒 C二氯甲烷中毒 D二硫化碳中毒
9.外照射屏蔽防护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对于电子,用重物质防护; B.对于离子,用低Z物质防护; C.对于中子,用铅、水泥防护;
D.对于X线或γ射线,用高Z物质或混凝土、砖等防护。 10.世界平均每人天然照射的剂量约为( )
A.5mSv B.2.4mSv C.1.6mSv D.1mSv
1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辐射敏感群体的常规检查项目。这里辐射敏感群体是指( ) A.婴幼儿及少年儿童 B.残疾人 C.育龄妇女 D.孕妇
12.医疗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什么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
A.选址阶段 B.可行性论证阶段 C.设计阶段 D.施工阶段
1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以及下列哪项原则?( ) A.合理化 B.放射防护最优化 C.剂量限值 D.最小化
14.以下辐射种类中,不属于射线装置的是( ) A.CT B.MR C.CR D.DR
15.下列辐射量中,反映不同种类射线引起不同生物效应的是( )
A.吸收剂量 B.照射量 C.当量剂量 D.有效剂量
16.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大于( )
A.2×107Bq B.2×108Bq C.4×109Bq D.4×1010Bq 17.电离辐射是指( )
A.射线装置在通电状态下放出的射线
B.可导致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带电或非带电粒子射线 C.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带电粒子辐射 D.放射性物质放出的非带电粒子辐射
18.以放射性危害为主要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分为三类,下列属于B类(职业病危害一般)的是( )
A.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辐照加工设施
B.放射治疗设施、加速器设施和使用或贮存单个密封源活度大于3.7×1010Bq的设施
C.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深部X射线治疗机、X射线探伤机、CT扫描装置、诊断X射线机、行包X射线检查设施和使用或贮存单个密封源活度为3.7×108Bq~3.7×1010Bq的设施等建设项目
D.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核子计应用、含X射线发生器的分析仪表和使用或贮存单个密封源活度不大于3.7×108Bq的设施等建设项目 19.α射线、β射线、Χ射线、γ射线,其中不带电性的射线是( ) A.α射线和β射线 B.β射线和Χ射线 C.Χ射线和γ射线 D.α射线和γ射线
20.下列哪项不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规定的责任方?( )
A.许可证持有者 B.用人单位 C.注册者 D.放射工作人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 A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B劳动中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C劳动强度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D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E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2.可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毒物包括( ) A 铅 B 砷 C 正己烷
D 汽油 E 丙烯酰胺
3.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除临床症状外,连续3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 ,需符合下面的哪项条件之一( )
A.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4.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
B. 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或细胞形态异常 C.血小板计数大多低于60×109/L
D.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0×109/L ~4.5×109/L E.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L ~80×109/L 4.职业性噪声聋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噪声的强度 B 噪声的频谱特性 C 接触(暴露)方式 D 个体易感性 E 原有听力损害及耳病
5.我国规定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 )。
A.中暑 B.潜涵病 C.高原病 D.航空病 E.手臂振动病
6、我国( )居世界首位
A、接触职业危害人数 B、职业病患者累积病例 C、职业病患者死亡人数 D、职业病患者新发病例数
7、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 )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工作岗位
B、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 D、工种
8、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主要成份 B、用法、用量
C、存在的有害因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