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漳州电大继续教育)练习题
持续消费为原则。
12、构建低碳消费模式的策略有哪些?
答:一、政府要引领低碳消费;二、支持环保企业并引导企业低碳设计;三、媒
体应加大低碳宣传并做低碳宣传的使者;四、鼓励学习型消费并引导家庭低碳消
费;五、引导消费者文明消费并诉求消费正义。
13、我国低碳经济法制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相关法律的缺失;二、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三、具体制度缺陷;四、
执法机制缺陷;五、法律责任设置缺失或畸轻。
1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答:一、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
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科技创新法律机制;四、统筹协调
执法资源,健全统一节能减排执法体系;五、完善低碳经济立法的法律责任体系。
15、化石能源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化石能源是现代工业的主要动力来源。2、化石能源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
料来源。3、化石能源是推动现代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1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新的系统观;2、新的经济观;3、新的价值观;4、新的生产观;5、新
的消费观。
17、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点有哪些?
答:1、根本目标相同,从根本目标上说,二者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发展要求相同,从发展要求上说,二者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3、基
本保障相同,从基本保障上说,二者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18、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差别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1、提出的背景不同;2、针对的重点不同;3、实施的方式不同;4、实施的
进展不同。
19、《策划纽约》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成立“能源规划部”;2、政府拨款支持节能;3、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
4、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5、节能。针对政府、工商业、家庭、新建建筑及电器
用品五大领域制定节能政策;6、减少来自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
20、简要介绍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答: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
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和关注生
态和谐,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二、生态经济理论。一般来讲,生态经济学研
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态经济基本理论。(2)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
型。(3)生态经济管理。(4)生态经济史。三、绿色经济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包括
一系列处理人与环境的内在相互关系的思想。四、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目的
是通过资源搞笑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
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论述题
1、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社会”等概念的
辨析。
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社会”等概念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
1、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主要从生态学角度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
系统有机结合;低碳经济追求的是降低碳排放量,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源效率。
2、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合理使
用能源与资源为手段的一种平衡式经济形式,它所依赖的是绿色技术革命。其侧
重点是关爱生命,兼顾物质与精神需求;低碳经济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能源
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路。
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又称为“垃圾
经济”;而低碳经济相对于高碳经济,更接近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
济有不同的侧重点: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实
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低碳经济侧重于碳生产率,强调降低碳排放量和温室气
体。
4、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区别,与各个国家碳排放
结构差异有关。中国碳排放的 70%来自于产业经济部门,而居民碳排放仅占 30%;
发达国家碳排放比率正好相反,70%来自于居民消费部门,而产业经济部门碳排
放总量只占 30%。所以,原则上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当放在产业经
济部门,使产业经济低碳化;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削减居民
生活消费中的碳排放,使社会生活低碳化。
2、在低碳经济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就是贫穷经济,你认为对吗,
请说明理由。
这是误解了低碳经济的本质。其实,低碳不等于贫困,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
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
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低碳”强调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
高能耗、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经济”则强调了这种新理念根本上不排
斥发展。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做好低碳经济大文章,那么将会培育健
康基因,促进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谈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受制于外在环境“逼迫”,实现低碳转型压力巨大。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等外部压力外,至少还有五个方面的内在要
求。第一,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51%。
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第二,碳
排放总量突出。第三,“锁定效应”的影响。第四,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
第五,碳排放空间不大。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完成低
碳转型任务比较艰巨。三、中国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滞后于发达国家,推动低
碳转型易陷入被动。
4、试论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列主要观点,需展开
一、构建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构建低碳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
三、构建低碳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维护国家声誉和体现国际责任的要求
5、实现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着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
看?
一些市民认为,从节约资源能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实现低碳
生活不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从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
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
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
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
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
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
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排放。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
的,可以采取低碳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