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中国__中国教育部___网站20XX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____“小学化”_____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2、《指南》从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 3—4岁、4—5岁、 5—6岁 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 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3、教育部 学前教育 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幼儿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指南》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简单地对照指标评判幼儿,更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5、健康包括 身体 和 心理 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6、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___安全感____ _和_____乐观态度______的重要阶段。____发育良好的身体____、__愉快的情绪____、___强健的体质_______、___协调的动作____、____良好的生活习惯____和___基本生活能力_____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二、选择
1、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 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 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 ABCD ),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A归类 B排序 C判断 D推理
2.保证幼儿每天睡( C ),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A、8~10小时 B、10~11小时 C、11~12小时 D、12小时以上
3.如何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AB ) A、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 尽快适应新环境。
B、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 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C、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 替时要坚持。
D、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 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4、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如:( ABCD )
A、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如,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B、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C、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D、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5、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 ABCD ) A、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B、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C、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D、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三、简答题
1、4~5岁情绪安定愉快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①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②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③ 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2、我们怎样训练幼儿的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力?
答:①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 子,帮助妈妈摘菜叶、做面食等。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 参与材料制作。 ②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如: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 管、铅中毒等伤害。为幼儿示范正确地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3、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答:①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②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答:①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②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③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