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附答案
4.三方协商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 A.组织 B.服务
C.平衡协调 D.监督 主观题
1.简述政府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简答】 【2013.4.36】 2.简述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有哪些?【简答】 3.试述三方协商的内涵及其本质。 【论述】
4.简述三方协商机制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作用。 【简答】 5.为什么说三方协商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原则?【论述】 第十四章 劳动争议处理 单项选择题
1.明确劳动争议范围的法律是( ) A.劳动法 B.劳动合同法
C.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D.合同法
2.( )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手段,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全过程。 A.调解 B.协商 C.仲裁 D.谈判
3.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争议双方自我协商失败的情况下,由第三者或中间人介入,互递 信息,传达意思,促成其和解的处理方法是( ) A.协商 B.斡旋 C.仲裁 D.调解
4.在劳动争议处理方法中,属于紧急调整方法的是(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分章习题 by 苗昕 A.协商 B.仲裁
C.政府在必要时采取强制仲裁 D.斡旋和调解
5.劳动争议发生后,争议当事人如果不在法定期限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则丧失通过仲 裁程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是( ) 。 A.仲裁管辖制度 B.仲裁时效制度 C.仲裁回避制度 D.仲裁调解制度 6.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 ) 。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7.在仲裁时效进行期间, 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 使已经经过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指的
是( )
A.仲裁回避 B.仲裁管辖 C.仲裁中断 D.仲裁中止
8.下列选项,不受时效期限限制的是( ) A.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 B.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
D.用人单位拖欠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金额不足十二个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9.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内结束。
29 / 43
A.5 日 B.15 日 C.30 日 D.45 日
10. 如果李某与某钢铁厂的劳动争议进入了仲裁环节, 那么他们将经历的仲裁步骤包括 ( )
A.调解、立案、裁决和结案 B.调解、仲裁和结案 C.立案、裁决和结案 D.调解、立案和结案
11.仲裁委员会对于仲裁申请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的期限是( ) 【2013.4.19】 A.3 日 B.5 日 B.7 日 D.10 日
12.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的最长期限是( ) A.15 日 B.30 日 C.45 日 D.60 日
13.举证期限不得少于( ) 。 A.15 天 B.20 天 C.30 天 D.45 天
14.甲企业对张三作出了月收入从 3000 元减少到 2800 元的决定,张三对该决定不服,经劳
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仍不满意,遂将甲企业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 。 A.主管部门 B.张三
C.甲企业 D.张三和甲企业
1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 ,劳动者主
张加班费,对加班事实举证责任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承担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D.人民法院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
16.劳动争议的双方根据双方的合意或团体协议,相互磋商,和平解决纷争,这种处理劳动 争议的方法是( ) 。 A.协商 B.斡旋和调解 C.仲裁 D.审判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分章习题 by 苗昕 17.( )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A.协商 B.斡旋 C.仲裁 D.调解
18.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是(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9.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受到调解申请之日起( )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 依法申请仲裁。
A.15 天 B.20 天 C.30 天 D.45 天
20.被称为解决纠纷的“第三条道路”是( ) 【2013.4.20】 A.协商 B.斡旋 C.仲裁 D.调解
21.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0 / 43
对
案件有管辖权的是( )
A.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D.抽签决定
22.某摩配厂员工肖某,与单位发生了劳动争议,经过调解和仲裁裁决后,肖某不服,要向 法院提出起诉。他起诉的有效时间是( )
A.自仲裁庭裁决之日起 15 日内 B.自仲裁庭裁决之日起 20 日内 C.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 D.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 20 日内
23.张岚与所在单位发生了劳动争议,2010 年 3 月 4 日她拿到了仲裁庭送达的裁决书,张
岚对裁决结果不服,于 2010 年 4 月 5 日向法院提出上诉,法院会( ) A.受理她的起诉 B.拒绝受理她的起诉 C.搁置她的起诉 D.让双方协商调解
24.协调处理集体争议, 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 30 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满未
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 。 A.90 日 B.60 日 C.30 日 D.15 日
25.行使集体争议权的目的是( ) A.改善劳动条件 B.缔结集体协议
C.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施压 D.避免更强烈的对抗 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根据争议的主体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 ) 。 A.个别劳动争议 B.权利事项争议 C.调整事项争议 D.集体劳动争议
2.根据劳动争议的性质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 ) A.个别劳动争议 B.权利事项争议 C.调整事项争议 D.集体劳动争议
3.我国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主要是( ) 【2013.4.29】 A. 《劳动法》 B. 《劳动合同法》
C. 《工会法》 D.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分章习题 by 苗昕 4.劳动争议处理的目的是( ) 。
A.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 B.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C.增加政府的公正度 D.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5.下列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有( )
A.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因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因离职发生的争议 D.因工作时间发生的争议 6.劳动争议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有( ) A.着重调解 B.及时处理
C.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 D.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7.劳动争议处理的方法包括( ) 。 A.协商 B.斡旋 C.仲裁 D.调解
31 / 43
期 8.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止的情形有( )
A.不可抗力的发生 B. 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客观情况的发生 C.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D.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9.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 )
A.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B. 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客观情况的发生 C.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D.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10.协商是劳动关系双方自主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其特点包括( ) 【2013.4.30】 A.自愿性 B.选择性 C.必然性 D.平等性
11.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哪些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C.在乡镇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D.在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12.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理解正确的有( ) A.公道正派
B.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 C.耐心疏导
D.不能只能一家之言
13.下列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仲裁委员会的组成,采用三方性的组织原则
B.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 C.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职责之一 D.仲裁委员会人员不应当是单数
1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A.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C.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D.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15.实行一裁终局制度的劳动争议案件有( )
A.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 个月金额的案件 B.已经严重影响申请人生活的劳动争议案件
C.因执行国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国家标准而发生的争议 D.仲裁期间发生不可抗力的案件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分章习题 by 苗昕
16.下列关于劳动仲裁的先行裁决和先予执行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行裁决的效力是终局的,与终局裁决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B.先行裁决与最终裁决的内容要保持一致,不能相互矛盾 C.先行裁决的案件必须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 D.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17.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管辖地点的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后受理的人民法院接
32 / 4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