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实验时应选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 放置。 (2)选取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后面的棋子,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玻璃板前面棋子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将玻璃板前的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由于玻璃板对光的 能力较弱,成像较暗,所以本实验最好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代替棋子完成实验。实验时也只点燃玻璃板 的蜡烛。
(6)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 。
22.(7分)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 ,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 ,使光屏上得到烛焰 倒立的 的实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成完整的像”、“成烛焰上半部分的像”或“无法成像”);与实验(1)比像的亮度会 。
(3)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
23.(7分)如图所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 的0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 向 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
第5页(共13页)
(4)利用 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4.(6分)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多少km。如果一架飞机以1200km/h的平均速度不停航行,它大约要经过多少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保留1位小数)? 25.(7分)妈妈买了一桶容积为5L的“金龙鱼”植物油,请你算出这桶植物油的质量是多少kg。若用这个桶装等质量的水,可以装的下吗?(通过计算说明)(植物油密度0.9×103kg/m3)
第6页(共13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解答】解:
A、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m=20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的时间约0.5s,故B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不可能大于10m/s。故C不符合实际; D、让人感觉到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D符合实际。 故选:C。 2.【解答】解:
甲、根据s﹣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知该物体的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静止; 乙、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知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由图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则知该物体沿直线做匀速运动; 丁、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乙和丙。 故选:C。
3.【解答】解:A、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污垢,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C、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也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B“超探病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获得身体内部的情况,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故选:D。
4.【解答】解:A、雨水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草地上形成的,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灰尘粒上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①小孔成像,坐井观天都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①正确; ②水面比较光滑,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②正确;
③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看到的湖水中鱼在水中游,是鱼发
第7页(共13页)
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③错误;
④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紫外线可用来灭菌紫外线有杀菌作用,故④正确。 故选:A。 6.【解答】解:
①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 ②家庭装饰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
③晚间打开驾驶室内的灯,车前窗就像镜子一样,司机只能观察驾驶室内部,路前方却不易看清,容易导致事故,所以车内的灯必须关闭,这是防止平面镜成像; ④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 综上分析可知,属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是①②④。 故选:C。
7.【解答】解:池底的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A图中光没有发生折射,D图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C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图符合光的折算规律,也能解释漫画中现象,故B正确。 故选:B。 8.【解答】解: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偏向了主光轴;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偏离了主光轴。
AC、这两幅图中均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偏向了主光轴,即会聚了,故AC错误。
BD、这两幅图中均为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B图中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偏向了主光轴,即会聚了;而D图中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比原来偏离了主光轴,即发散了,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离透镜越远的物体通过透镜所生成的像离透镜越近,为使远处物体的像能清楚地成在透明的纸上,应使透明纸向透镜靠拢一些,而不应该把B向外拉使A、B之间的距离增加,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而不是朝着较暗的室内。 故选:D。
10.【解答】解:根据已知条件,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所以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
第8页(共13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