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认识、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和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乐园”和综合应用活动——“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本单元安排了7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中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借助计算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商的近似值。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1)教学前,可以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2)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式计算,当学生发现除不尽时,教师可以说明实际计算钱数时,有时只算到“分”,让学生想一想:这时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确,算到“分”,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算到“角”,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3)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强调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4)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的是,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综合应用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
教材围绕测量一粒黄豆质量的问题,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估计水果的质量。教材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三种水果:苹果、西瓜、菠萝。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每种水果的质量,然后再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激发学生估计和测量的兴趣。
活动二、教材给出一粒黄豆,让学生称一称一粒黄豆有多重。在学生亲身体验到一粒黄豆没法称后,讨论议一议的问题:“怎样测量一粒黄豆大约有多重?”教材以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测量一粒黄豆的方法。
活动三、小组合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测出一粒黄豆和一粒花生米大约有多重。最后,大头蛙提出:56粒花生米大约有多重?利用测出的结果进行计算。
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方法和交流不同做法的机会,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