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品零售额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图2.2.3消费品销售额与人均消费水平散点图 2.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
从图1 图2、图3可以看出消费品零售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品消费额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并且x1x2x3每年都是逐年增长的,但是增长率有所变动。为分析消费品额与解释变量的规律性建立三元回归模型
Y=β1+β2x1+β3x2+β4x3 其中:β1为截距项
β2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对消费品额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β3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品额的影响 β4表示人均消费对消费品额的影响
5
2.4参数估计
表2.4.1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图中数据,模型估计结果为
Y=-17047.04+0.058917X1-1.247270X2+15.43460X3 (6199.067) (0.114798) (0.521783) (4.016548) T= (﹣2.7499)(0.51322)(﹣2.3903)(3.84275) R2=0.9999 R2等于0.9986 F=3298.175 n=15 三. 模型检验 3.1 经济学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GDP每增长1%平均消费品额就会增加0.416%;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6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消费品额就会增加11.68%,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消费水平增加1%,消费品额就增加16.31%. 3.2统计学检验
(1):拟合优度:由表中数据得到R2与R2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以上因素对消费品额有很大影响。
(2)F检验;针对:H0:β2=β3=β4=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中查处自由度k-1=3和n-k=15的临界值f(3.15)=3.287由于根据模型得出F=3298.175>3.287,应拒绝原假设,因此x1x2x3联合起来对消费品额有显著性影响。
(3).t检验,根据数据可得t相应统计量分别为0.51322、﹣2.3903、3.84275,查t分布表,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分别应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对消费品额有显著影响。 3.3计量经济学检验 3.3.1异方差检验
由于所用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我们使用ARCH检验方法检验其是否存在异方差,ARCH检验结果如3.3.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n-1)R2=8.084,,在α=0.05下,查x2分布表,得临界值为19.68。因为临界值大于模型值,因此不存在异方差。
四. 结论
7
以上表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确实影响我国消费品市场,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品额成正相关。这表明,国内生产会带来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增加。因为经济是消费的表现,只有经济提上去了,消费才会提高,只是根本原因。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品额也是正相关,因此人们可以支配的收入多了,才能够有钱进行消费品的消费。人均消费水平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因此也能影响消费品的销售额。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