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章第二节(2课时)产业转移 - 以东亚为例 - 图文
高中地理必修3探究方案 堰桥中学高中地理备课组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主备人 :阳平芬 审核: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产业转移及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2)理解国际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理解并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有关图表或文字资料,了解产业转移实例,并能运用工业区位理论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产业转移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影响,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思想。 4、学习重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课时
课堂互动
一、产业转移概述
【点击关键词】 产业转移 概述 【自学评价】 1. 概念:
2.分类: ⑴区域产业转移: 的转移;
⑵国际产业转移: 的转移;
1
3.目的:降低 ,扩大 ;
4.近半个世纪以来, 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5.思考
读课本图5.7,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⑵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⑶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点击关键词】 影响 产业转移 因素 【自学评价】 1.劳动力因素:
⑴特点: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 ;
⑵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 、 、 差异较大,使产品生产 差异较大;
⑶具有 、 且 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高中地理必修3探究方案 堰桥中学高中地理备课组 ⑷劳动力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产业在 上不断转移。 (5)思考:
①课本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②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课本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③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④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精典范例]
例1 下图(图5-2-1)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 [解题点拨]
注意图中的产业迁移地区和变化特点,推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迁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1)内部交易成本:
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 打 交道 都要一 与地方 行业(包括政府) 定的资 打交道 金投入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2)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 转移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投资,成为吸引 的地区。 (3)思考
读课本图5.9回答下列问题。
①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②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2
图5-2-1 ⑴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
⑵该产业部门属于 (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⑶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高中地理必修3探究方案 堰桥中学高中地理备课组 3.市场因素
开辟 市场 避开各方面的限制 促进产业转移 市场的不断变化 4.思考
⑴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⑵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5.其他因素:包括 、 、
、 等。6.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⑸日本工业分布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⑹日本提出的“技术立国”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精典范例]
例2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图5-2-2),回答下列问题。
⑵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
⑶国内和国际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⑷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3
图5-2-2
高中地理必修3探究方案 堰桥中学高中地理备课组 ⑴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⑵这种产业转移属于 。
⑶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因素。
⑷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转移到转移对象国。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 。
3. 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 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北京城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 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首钢将新址选在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A. 更加方便钢材出口 B. 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 新址周围环境清新优美 D. 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B. 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C. 在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D. 转移对象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区位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6~8题。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课后反馈
1. 下列有关高技术工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劳动力偏重于知识和技能
B. 广告宣传费用在销售额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C. 工业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D.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是90年代开始转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 B. 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C.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D.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涉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的方案。结合下图,完成3~4题。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 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北京(39%) 四川 广东(26%) 上海(35%) 广东(28江苏(20%)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