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两次工业革命
2020届(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两次工业革命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19.(2018江苏如东调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主要说明( ) A.科学为先导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B.内燃机的运用使得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 C.垄断使得生产与资本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D.国际分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
20.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出版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20家公司控制了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20家公司控制了全国期刊发行量的50%,3家广播电视公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视的80%,不仅如此,报业公司同时还控制了全国27%的电台。上述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美国新闻出版水平大大提高 B.垄断资本日益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 C.美国传媒领域出现了跨界经营 D.美国的新闻出版水平普遍低于欧洲
- 5 - / 13
2020届(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两次工业革命
答案
1.(2019江苏姜堰期中)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 B.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 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 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答案 A 1800—1850年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采用机器进行生产,导致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故A正确;B与材料无关,排除; C是工业革命的条件,排除;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 2.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工厂开始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C.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主要潮流 D.科技成为推进经济的重要动力
答案 D 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A项错误;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现象,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电话、电灯等发明与成立公司、工厂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D项正确。
- 6 - / 13
2020届(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两次工业革命
3.(2019江苏盐城模拟)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答案 C 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可知,在工业革命兴起后,妇女也承担起家庭部分的经济责任,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
4.(2019江苏苏北三市1月)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
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B.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 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 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
答案 B 材料“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说明技术进步使得生态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B项正确。材料只是画家描绘的现象,不代表大众和社会共识,A、C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态破坏,没有体现贫富分化,D项错误。
5.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答案 C 题干中“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联系教材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选C项。A项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16世纪,B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D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D三项都排除。
6.1624年,英国通过专利立法。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共批准了3 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后的占2 639项,尤其是1800年到1809年就有924项。由此可以推知( ) A.工业革命开展促进专利立法 B.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C.民主政治确立推动技术进步 D.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
- 7 - / 13
2020届(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两次工业革命
答案 D 从材料中的“1750年后的占2 639项,尤其是1800年到1809年就有924项”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期间重视保护新技术新发明的专利权。由此可以推知,知识产权保护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专利立法对工业革命的开展有促进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英国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民主政治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
7.“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依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这一现象说明( )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答案 B 根据材料中“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等信息可知,通讯革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2018江苏南京期初)一位英国人在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 C 注意时间:1830年。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至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因而才有题干中“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的说法,故选C项。
9.“到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发现,他们已经不再是占社会一小部分的群体,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正在兴起的社会的选民,只是还没有被目前的选举制度所容纳,他们必须干预国家政治,因为政治总是干预他们。”这一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产生这一认识充分说明( ) A.革命后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B.“光荣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C.社会经济活动是阶级关系变革的前提 D.工业革命是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动力
答案 D 资产阶级社会地位不高,与史实不符,故A错误;不是光荣革命以来,而是工业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故B错误;社会经济活动为阶级关系变革提供了条件,并不是其前提,故C错误;从材料“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必须干预国家政治,因为政治总是干预他们”可知,工业革命是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动力,故D正确。
- 8 - /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