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论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幼儿园中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教师上课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良好的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与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幼儿,幼儿能积极主动、快乐的接受知识并运用的有效途径。教师也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选择恰当的手段和方法,灵活的运用到每一节课上,使课堂更活泼、更生动。在幼儿园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实物、挂图、照片等许许多多的。随这时代的不段变化,电脑的出现使教师又有了一个即方便又快捷的有效工具,教师将电脑上的各种生动的图片画面,做成课件运用到课堂之中,使以前呆板的图画活起来,动起来,使幼儿感到新鲜、好奇对所学的知识更感兴趣,愿意去学去探索。
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三种
(一)活动法
幼儿园的上课方式与小学不同,主要是以活动为主,教师给幼儿创设合理的情景,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通过活动发现和探索,从中学到知识,享受快乐。教师只做一个引导和总结的工作,一切放手让幼儿去做,他们会有新的发现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活动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当你问到一个孩子:“你最喜欢干什么的时候?”他就会毫不迟疑的告送你“我最喜欢玩游戏”可见游戏对孩子的吸引有多么的大。游戏不仅是幼儿玩和开心的途径,也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孩子可以在“娃娃家”中学习怎样关心别人,学会怎样与人怎样沟通交流。在他们自由的游戏中也会出现许多令他们好奇和解不开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促使他们去想、去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去解决问题。教师只要抓住幼儿喜爱游戏这一特点,把游戏运用到课堂之中,要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课程的需要来编排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玩的开心还学到了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发现和探索过程,在他们游戏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学到知识。例如:可以用有许多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给它们分好吃的,有几个小动物就分几个,通过这样的游戏就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会了物体的一一对应。有一些游戏开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感,游戏也正对应了幼儿爱玩的这一天性,你说那个孩子不爱玩,不爱游戏。它的出现是幼儿接触社会、认识事物、学习知识的最好途径,我们要让幼儿会玩,玩出水平,游戏才能发挥它最大的魅力,释放它最大的能量。 在活动法中还有一种方法叫操作练习法,这种方法是让幼儿在多次操作练习的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某种技能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把操作变的生动活泼,而不是死板的多次重复操作的环节,这样就会让幼儿产生反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弱。教师要将操作学习的东西放在特定的情景或游戏中,使幼儿在不断的游戏活动中逐渐的练习直到熟练。例如:让幼儿练习双脚跳,如果让幼儿单纯的只是跳这样幼儿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不在愿意跳了。如果教师把这个动作放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之中,像将故事一样说:“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一起去采蘑菇,我们小兔子跳起来把”在不同的地方放一些东西如:小花、蘑菇等,让幼儿学着小兔子的动作去采,那样幼儿也愿意玩也练习了要学的东西,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教师还注意避免让幼儿过于机械的模仿,教师应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想象如:教幼儿小鸟飞,教师做示范动作后,应及时的问幼儿你认为小鸟还可以怎样飞,怎样才更象?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什么?或教师把示范动作放后先让幼儿去想象,开拓思维发展想象力,然后在去做。
(二) 直观法
直观法是让幼儿直接的观察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方法。直观法有包括观察法,观察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探索,使幼儿感知认识事物的过程。
观察法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它们是通过各种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的一系列的活动从中探索、发现,让幼儿自己总结出规律和答案。例如:教师在上课时,要介绍某一样物品,这一件物品正巧是幼儿不熟悉的,如果直凭借教师口述物品是怎样的,幼儿就很难想象物品的形状、摸上去的感觉和用途等,而且这节也会让幼儿感到比较的乏味不感兴趣,很快你就失去了对他们的吸引,他们就另找别的有趣的事了。教师要是强让他们记忆,虽然他们当时是记住了,但过后记忆不深刻容易忘记。教师合理的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幼儿使他们更好的理解事物,这样记忆也比较深刻。教师可以放幼儿自由去观察,但也不能完全放任,教师在让幼儿自由观察时应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在观察时让幼儿自由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问题,这时教师要做一个启发和引导的工作,是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还应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自然的引导幼儿运用看、摸等多种感官,多方面的去了解、认识,最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总结,教师还可以运用儿歌或歌曲的形式,给幼儿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刚才所观察到的东西,使幼儿印象更深刻真正的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能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三)口授法
口述法是教师运用语言和幼儿沟通、讲述、讲解的一种方法。
谈话和与讨论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在上课时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合适、民主的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大胆的讲述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和幼儿要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教师要鼓励幼儿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允许幼儿争论,毕竟人和人的想法不同出发点不同。如:我们在讲述一个故事时,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主人公的对与错,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帮他们想办法,这时你就可以看到幼儿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什么办法都会想出来,幼儿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句,这时教师要不断的用语言启发和引导幼儿,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并不在乎幼儿最后讨论的结果,他们只要去做了、去想了,我们要的是他们创造和想象的过程。他们只有这样以后遇到再多的困难,他们都会想出个中的办法来解决。在讨论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幼儿围绕着主题讨论,有要注意及时的开拓幼儿思维拓展话题。最后时教师要对幼儿所讨论的话题进行总结,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运用口述法可以是幼儿学习一些生动、清晰、准确的语言,是幼儿的口语表达更清晰有条理。
通过上述的各种方法可看出,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良好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上的更好,幼儿学的更认真。这些教育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存在的。一堂好的课中不可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他们是多种方法并用,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上多用启发是教学的方法,使我们这堂课更生动、更活泼,使我们的孩子在快乐和启发中学习,使他们在自由和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