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强化练1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强化练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45:37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1.“高处不胜寒”是指在高海拔的地区,气温低,天气寒冷,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为④。

2.雾霾天气时,空气能见度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和尘埃多,①没有变化,②大气反射增强,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大气的逆辐射增强,即图中⑤增强。 3.A 4.D

【解析】3.读图可知,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最冷月均温在-20°附近,夏季高温,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故选C。

4.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因素为地形,故选D。 5.C 6.A 【解析】

了解我国不同区域降水量分布特点,降水集中的时间范围。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华南、西南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份。华北地区春季大风天气,主要是快行冷锋造成的。 5.读图,图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分布在7、8两月,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对。西北地区是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以下,A错。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且雨季时间长,B、D错。

6.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冷锋影响频繁,A对。华北地区春季多大风天气,主要受冷锋影响,是西北风,B错。风形成主要是空气的水平运动,C错。地面摩擦力弱不是风力强的主要原因,D错。 7.A 8.D

【解析】7.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A项正确。

8.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地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法,可判断Q地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2.5 hPa~1 005 hPa或1 007.5 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故D项正确。 9.A 10.D

【解析】9.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睛好天气,结合图片中树叶飘零,该天气系统应

1

是冷高压。若受此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可能空气质量越来越差,A对。高压中心是下沉气流,风力小,B错。晴天为主,昼夜温差增大,C、D错。

10.若A、C两地也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之下,北半球的高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与C相比,A地的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是东南风,天气相对暖湿,D对。C处气流是西北风,天气相对是冷干,B错。A、C错。

11.(1)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褶皱隆起形成。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其东部西北-东南走向高大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1)温哥华位于北美洲西海岸,西部高大山脉成因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褶皱隆起形成。

(2)由材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可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的原因可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三个方面来分析;冬季受西南风影响,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由材料“温哥华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可知,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有北太平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温哥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同纬度大陆东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高的原因可从洋流、地形、海陆热力性质三个方面来分析;温哥华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强,大陆东部是寒流,降温减湿;温哥华东部西北-东南走向高大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大陆东部高原较低矮,对寒冷气流阻挡作用弱;温哥华冬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温和湿润,大陆东部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大,气温较低。

12.(1)甲地全年受西风影响,以南海域(峡)走向与风向一致且狭窄,狭管效应显著。 (2)降水西部多,东部少。该岛全年受西风影响,西部山脉纵列,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东部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该地多强劲风暴,房屋低矮,抗风性能强;纬度高,气温低,房屋低矮利于保温;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可以就地取材;处于板块边界,多地震,木屋利于防震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可知,火地岛位于中纬度,常年盛行西北风,岛屿上盛行西风风力强劲;海峡走

2

向与风向一致且狭窄,狭管效应显著,增大了风力。故甲地风暴强劲。

(2)火地岛位于中纬度,常年盛行西北风,该岛全年受西风影响,山脉西部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降水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分布特征。

(3)读材料可知,火地岛居民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房屋低矮,抗风性能强,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多强劲风暴;房屋低矮利于保温,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屋顶坡度大,因为该地降雪量大,不易积雪;木屋为主,因为森林茂密,可以就地取材;木屋利于防震,该地处于板块边界,多地震。

13.选D。根据图中显示白天以谷风为主,夜间以山风为主,所以白天谷风应为气象站吹向图中右下侧山峰附近积雪冰川的西北风,夜间为积雪冰川吹向气象站的东南风。

14.选C。据图可知山风存在时间比谷风长,山谷风转化的时间均发生在日出日落以后一段时间。受图中右下侧山峰附近积雪冰川影响,使山顶温度进一步降低,加强了山风。 15.选B。山风向下运行过程中越过天池水面,较来自河谷的谷风更为湿润。冬季时,冰川面积更大,温度更低,导致山风存在时间更长。山谷风转换时均发生在日出、日落后一段时间,温度变化已比较缓慢。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1.“高处不胜寒”是指在高海拔的地区,气温低,天气寒冷,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为④。 2.雾霾天气时,空气能见度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和尘埃多,①没有变化,②大气反射增强,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大气的逆辐射增强,即图中⑤增强。 3.A 4.D 【解析】3.读图可知,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最冷月均温在-20°附近,夏季高温,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故选C。 4.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因素为地形,故选D。 5.C 6.A 【解析】 了解我国不同区域降水量分布特点,降水集中的时间范围。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华南、西南地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