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1)
找他理想的境界,去度完他的余生。
12.苏东坡用词极为准确传神,请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语言的鉴赏能力。可以先找出精练传神的词语,再结合语境、意境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
答案:“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夜已深,但词人由于豪兴淋漓,喝酒太多,以至于分不清时辰了。“倚杖听江声”中的“倚”字写出了词人历经宦海风浪,身体已经不可避免地衰老的无奈。
三、创新语用
13.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苏轼的诗句,使其成为一个文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座山,视角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和观点。比如泰山,你可以说它有地质科学价值——岩层比较古老,太古代的变质岩层是地球最古老的岩石,距今已有25亿—28亿年;你可以说它有文化价值——从古到今,留有大量的石刻书法和诗文;你可以说它是一座宗教之山,有道教、佛教建筑,有佛经,有道士;你可以说它是一座帝王之山,当你站在泰山之巅,看到群山如拱,你就知道历代帝王为何
17
那么喜欢到泰山行封禅大典……所以,你关注的角度不同,对一座山的注解就会不同。
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4.依据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面对赤壁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依据历史记载 杜牧借古讽今 吟成《阿房宫赋》 历尽人世辛酸 司马迁忍辱负重 著就史家绝唱
15.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黄庭坚和苏小妹对月赏梅。苏小妹轻吟一联:“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黄二人细细咂摸,顿时为之绝倒。请用简练的语言描摹该联的意境。(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扶”“失”是关键。“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扶”字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的“失”字,非常贴切。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两句诗的感染力。
答案:纤弱的柳枝因风儿的轻拂相偎而摇曳生姿,素雅的梅花与
18
朦胧轻笼的淡月相融一色。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