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
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
【详解】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该过程不消耗能量,所以x-氧气的浓度与y-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不呈正相关,A错误;
B.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x细胞分化的过程与y细胞内染色体种类不呈正相关,B错误;
C. 底物浓度足够大时,x-酶的浓度与y-反应速率呈正相关,C正确;
D. 种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时种群增长率不变,该过程x-时间与y-种群增长率不呈正相关,D错误。
7.由于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降低,进入气孔的CO2减少,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称为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下图为二倍体西瓜与人工诱导的四倍体西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17:00~19:00点之间,两者净光合速率都明显下降,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比较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在各组提取光合色素后,可通过观察某种颜色光的吸收率,来衡量叶绿素的含量。为减少其他光合色素的干扰,“某种颜色的光”应是___________(填“红光”或“蓝紫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图1中11:00~13:00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
(2). 红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通过观察红光的吸收率,更能准确衡量叶绿素的含量
(3). 非气孔限制因素 胞间CO2浓度较大,说明不是气孔关闭CO2不足造成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
第5页(共13页)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 17:00~19:00点之间,太阳西落,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反应生成的[H]和ATP减少,引起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图1中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净光合速率都明显下降,所以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 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通过观察红光的吸收率,更能准确衡量叶绿素的含量,同时还能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干扰。可见,题干中“某种颜色的光”应是红光。 (3) 综合分析图1和图2可知,在11:00~13:00时段,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胞间CO2浓度均逐渐升高,但净光合速率却逐渐下降,说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气孔关闭导致CO2不足造成的,而是非气孔限制因素。
【点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识记并理解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图1与图2中的2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8.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饮食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回答下列问题: (1)饮食过咸时引起尿量减少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这一现象提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登革热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该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主要的免疫反应如下图所示:
(3)给患者注射__________(填”M抗体”或”G抗体”或”两种抗体”)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请结合上图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体液 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调节)神经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传导兴奋
(2).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有水通道蛋白
的
第6页(共13页)
(3). G抗体 M抗体促进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增殖,从而加重病情;G抗体能中和病毒,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水盐平衡调节、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 饮食过咸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并使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可见,引起尿量减少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盐调节)神经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传导兴奋。
(2) 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据此可推知:“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是因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有水通道蛋白。
(3) 图示信息显示:登革热病毒入侵后,受病毒刺激产生的M抗体能促进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增殖,从而加重病情;但受病毒刺激产生的G抗体能中和病毒,使感染者不发病。可见,给患者注射G抗体,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体液免疫过程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以题图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为切入点,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9.2019年1月15日,在月球的强辐射、低重力、高温差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我国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种子,还有酵母菌、果蝇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气,棉花种子成功萌发,为人类首创。根据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若载荷内的植物种子都萌发成长,果蝇卵孵化后,这些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一个微形生态然系统,则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进行,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荷罐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载荷罐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实验的成功,科学家在地面做了一个相同的试验载荷,并实验测出各成分的能量流动,绘出下图:
第7页(共13页)
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答案】 (1). 分解者 进行能量输入
(2). 自我调节 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3). A和B 20%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1) 酵母菌可以通过分解植物和果蝇的废弃物生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进行,需要添加的条件是进行能量输入。 (2) 载荷罐是一个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弱。
(3) 分析图示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初级消费者。在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使CO2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等物质,其中的CO2进入大气中,因此,A(生产者)和B(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生产者同化量)×100%=[1.5×106 J/(m2·a)]÷[7.5×106J/(m2·a)]×100%=20%。
【点睛】以“载荷罐内搭载的生物样本”为切入点,围绕“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0.摩尔根及其团队在研究果蝇眼色时,发现F1的雌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白眼占1/4,且都是雄果绳(如下图所示)。
第8页(共13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