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7:31:58

创新能力,民族进步

的灵魂

——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在 1995 年全国科技技术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兴旺,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原动力。有了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才能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的应答,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可见,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也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也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以及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总之,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能力。

青少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作为他们的启

蒙者、引路人,我们有责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创造教学观。当前,在教育方面的热门话题是“素质教育”和“减负”,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应试教育的弊端人们说的很多,其中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因此,“减负”近年来一度成了社会和学校的工作重点。其实,应试教育最严重的缺陷是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在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把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把掌握知识的本身作为教学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教师在教学中以教科书、参考书为标准,“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创意和见解。更别提根据自己特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来进行教学了。这样做的结果,还会使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机械地接受、机械重复地练习。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标准答案和完成期末测评,得到高分。这样的传统教学,注重的是间接经验的获取,主张学生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获得直接经验为辅,学生拥有直接经验是为取得间接经验服务的。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学。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而且要授予学生“点金术”,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二、营造环境——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要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努力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自由、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程就只是一句空话,教学任务也就无法真正完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做到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用愉快的语调、目光的接触、绕教室走动等方式来传达一种积极、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之间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情况,并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课堂结构。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都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这样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从而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接受周围环境的不断挑战。

三、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学会创造,而不是教师简单地对书本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启发学生从各方

面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大胆质疑,从观察、猜想、争论中提出问题,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生与生之间的讨论、思考等来获取知识。学生学习、讨论的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学生通过讨论也无法解决的,再由教师讲解。对学生提出的一些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教师也应从其它角度,给学生予鼓励。教师随时要注意的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渗透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各种事物都感到好奇和新鲜,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幻想,因此,可塑性极强。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正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也为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素材。

1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考。发散思考就是指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基础。如《乌鸦喝水》一课,给出了在乌鸦喝不到水的情景下一种解决问题的做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发散思考。学完课文以后,可以提出问题:“除了把石子放进瓶子里,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

搜索更多关于: 创新能力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创新能力,民族进步的灵魂 ——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在 1995 年全国科技技术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兴旺,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原动力。有了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才能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的应答,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可见,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也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也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以及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