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5:38:00

清除)

【提问】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利用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主要与水体更新和循环的速度有关)。

【提问】按性质不同可将陆地水分为哪两种类型?(参照课本68页图3.21)(淡水和咸水)

【归纳】陆地水体类型虽然很多,但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三种水的储量仅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占比重很小,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应节约和合理用水。 【练习】提高作业1、5、6、7、8、12、18

1、人们利用水资源的重点是??????.( ) A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B 冰川水和淡水湖泊水 C 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D 河流水和冰川水 2、 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 A 河流水 B 湖泊水 C 冰川水 D 地下水 3、属于动态水资源的是???????? ( )

A 冰川 B 咸水湖泊水 C 浅层地下水 D 深层地下水 4、关于陆地水的正确叙述是???????? ( ) A 陆地水主要包括地表水

B 按空间分布可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 C 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基本来源 D 陆地水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承转】陆地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板书】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提问】:以我国为例,河流有几种补给方式?它们与河流径流的关系如何?分布在什么地区?汛期在什么季节?通过读图3.34、图3.35、图3.36逐图分析。 【读图】3.34“河川径流与降水量之间有的关系”

【引导提问】此图说明的是河流径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降水)该河流一年中哪几个月的流量较大呢?(4—8月)这个时候降水有什么特点?(这几个月的降水量较多) 【提问】河川径流与降水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讲述】河流的径流量与降水量之间基本保持一致。降雨量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

就会增加,否则便会减少。

【提问】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讲述】这样的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俗话说“天上下雨地上流。”在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由于降水量在一年中有季节变化,所以河流径流量在一年中也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发生季节变化。但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从南到北,雨季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因此汛期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华南地区河流汛期一般在4—10月,图中所示的河流就是华南地区的闽江。再向北到长江流域,汛期出现在6—9月,华北地区汛期出现在7—8月。

【引导】学生类推:世界上其他气候类型的地区,河流受雨量影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所以雨林地区河流径流量很大,但因降水较均匀,所以没有明显的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也属于年雨型,河流也没有明显的汛期,只是冬季径流量稍大,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因此河流冬季径流量较大。 特点: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小结】(1)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分布:我国季风区 实例:长江、淮河、珠江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读图3.35“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 【引导提问】此图说明的是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气温) 【思考】这幅图上为何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水量的变化?气温与河流径流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图中1、2、11、12月份为何断流?(学生讨论)

【讲述】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是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所以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句谚语“天越旱,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图中1、2月份是空白,说明气温在0度以下,山上的冰雪冻结,河流断流或封冻。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4、5月份气温明明是逐渐升高的,为什么反而河流径流量减少了呢?

【讲述】因为一开始随着气温的升高,积雪融化,到了3月底雪已融化完毕。到了4、5月份气温虽然有所上升,但不足以融化海拔更高的冰川,反而随着气温的升高,河流蒸发量增大,另外,这时候是春天,农作物开始生长,需灌溉农田,河流径流量反

而减少了。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汛期是在6—8月份,也就是夏季,这种类型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寒带和高山、高原地带。在我国主要是西部高山地区。本图就是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塔里木河径流变化图。

【讲述】同样道理,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其径流量的变化也是随气温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气温升高,山上的积雪融化,径流量增大,没到夏季就融化完了。因此在3、4月份出现第一次汛期——春汛。第二次汛期在何时?(夏汛7-8月份)。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较寒冷的地带,我国东北地区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松花江、黑龙江是由大兴安岭的积雪融化补给的。 特点: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小结】(2)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 分布:我国西北地区 实例:塔里木河 【承转】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读图思考】1、河水与潜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 2、与河流相通的湖泊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又如何?

【讲述】该图反映的是河流水或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源互补关系,左图表示河流在丰水期的时候,河流水位高出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潜水。右图正好相反。换个角度看湖泊与河流之间有没有这样的互补关系?(有),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积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在长江W顶端有两个大湖——湖南的洞庭湖和江西的鄱阳湖,长江出现汛期时,由长江流向这两个湖,从而减缓了长江中下游的洪灾,长江处于枯水季节时,两湖的湖水又会流入长江,所以它们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另外,修水库也会起到类似湖泊的作用。所以水库又称为人工湖。

【注意】一条河流的补给形式是多样的,比如长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上,是以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的。长江中游有湖水的调节作用,而长江下游主要是雨水补给。整条长江都有地下水补给,只不过补给量很小。因此一条河流不仅仅是一种补给方式,而是以一种补给方式为主。

【小结】(3)河流水、湖泊水(水库)、地下水的相互补给

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节授课过程中,我充分借助插图和板图让学生理解本课知识点,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较好.

课后习题:

1、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 )

A 大气降水 B 地下水 C 冰川融水 D湖泊水 2、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

A 互相补给 B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补给河水 D 互不补给

3、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 A 泰晤士河 B 亚马孙河 C 刚果河 D 黄河 4、下列关于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B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C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D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

5、下图是我国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图中ABC代表不同补给形式,读图回答:

(1)此河一年中有_______ 次明显的汛期,汛期补给形式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补给形式中,汛期与气温关系非常密切的是( ) (3)C补给形式是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河流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陆地水与水循环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清除) 【提问】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利用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主要与水体更新和循环的速度有关)。 【提问】按性质不同可将陆地水分为哪两种类型?(参照课本68页图3.21)(淡水和咸水) 【归纳】陆地水体类型虽然很多,但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三种水的储量仅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占比重很小,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应节约和合理用水。 【练习】提高作业1、5、6、7、8、12、18 1、人们利用水资源的重点是??????.( ) A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B 冰川水和淡水湖泊水 C 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D 河流水和冰川水 2、 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 A 河流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