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七年级复习提纲
3)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让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
5、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传染源,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是传播途径周围对该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则是易感人群。 6、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使抗原清除或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原被清除后,身体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患过水痘、天花的人就不会再患了。
免疫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25
功能 起作用 遗传而来,人人对一切病原体都
只有在出生以特异性免疫 后,与该病原体对某一中特定病经过斗争的人才有,不能遗传 7、免疫的功能:
1) 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2)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3) 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
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9、计划免疫——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92年前要求12岁以下儿童接受“四苗”,92年后增加一苗。
10、“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
26
原体起作用
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