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南大学《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与治疗》第四次作业

西南大学《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与治疗》第四次作业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6:27:02

论述题。

1、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儿童的问题行为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 响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1)生物因素:包含遗传、母孕期不利因素的影响、围产期损害、营养饮食状况。 (2)心理因素:包含儿童与气质,自控能力,不良行为习惯。

(3)家庭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养观念及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和谐度、父母不适当的行为、养育环境的变化。

(4)幼儿园教育因素:包含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师幼关系、同伴因素、电视因素。

2、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四个:

(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型学前儿童平时收到父母对他的惩罚要比其他学前儿童多。

(2)强化:在学前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是,父母不加以制止或听之任之,或不适当地鼓励等就等于变相强化了续签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在幼儿园一定要控制和及时制止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挫折:攻击性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多鼓励幼儿好的方面,避免幼儿经常面对挫折。

(4)认知的偏差: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依赖于机体情景和儿童的认知水平。

3、结合具体实例,从幼儿园教育角度分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答:从幼儿园教育角度分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师幼关系、同伴因素、电视因素。

对策:转变教师观念与行为:研究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 师幼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的行为问题,将幼儿的行为问题视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来应对。

2)坚信所有的幼儿都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责任。 3)尊重所有幼儿的选择和需要。

4)将教育的责任定位于\引导”而不是\教导”。

5)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又有的行为及其意义并给予适宜的引导。 6)重视良好关系的建立,将良好关系的建立视为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4、案例分析

答:小明的表现属于学前儿童多动行为。

造成学前儿童多动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中有此类症状或其他精神疾病者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2) 学前儿童在出生时或母亲怀孕时出现过宫内感染、缺氧,出生时窒息等,可

能造成了大脑的轻微脑损伤,有可能引起儿童多动。

(3) 剖腹产的孩子容易出现多动行为,出生后营养过度也会导致多动行为。 (4) 父母关系不好,孩子学习困难、或学习压力过重等都可减弱脑的调节功能,促使多动行为的发生和持续。

(5) 成人对学前儿童的不良教育方法也有可能诱发和促使多动症状的出现。 (6) 环境污染。研究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多动儿童血液中含铅量较高,工业污染、汽车的汽油燃烧时,化合物中的铅挥发为气体进入空气,被儿童吸入体内,使用含铅的玩具、餐具,使儿童体内铅蓄量过大,可能引起多动症。

设计一个游戏,开始可以先示范给小明看,随后设计多种情境,让他看清自己的冲动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教他练习自我提醒,每次在行事前,特别是冲动或情绪激动时,先暂停一下,思考冲动的后果之后再行动,让小明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学会自我控制。

5、案例分析

答:佳佳的这种表现属于退缩行为,儿童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一是教养方式不当,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二是缺乏同伴联系。三是家庭关系和气氛不正常。四是个人素质因素。

对于佳佳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正确看待他们,热情地对待他们,要尽力改变他们适应能力差的先天素质,帮助他们适应外界环境;要改进教育方法,不溺爱,不粗暴,不冷淡,不急躁,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游玩,培养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养成热情,活泼开朗的性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社会见识增长,退缩行为便会逐渐消失。

6、案例分析

答:弘弘的表现属于攻击性行为。

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父母的惩罚(2)强化(3)挫折(4)认知的偏差 在角色扮演中,让弘弘扮演一个经常遭受他人攻击的角色。在演过程中,他会更容易理解攻击性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以及别人被攻击时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生活中更加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论述题。 1、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儿童的问题行为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 响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1)生物因素:包含遗传、母孕期不利因素的影响、围产期损害、营养饮食状况。 (2)心理因素:包含儿童与气质,自控能力,不良行为习惯。 (3)家庭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养观念及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和谐度、父母不适当的行为、养育环境的变化。 (4)幼儿园教育因素:包含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师幼关系、同伴因素、电视因素。 2、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分析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四个: (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型学前儿童平时收到父母对他的惩罚要比其他学前儿童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