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例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的知与行的矛盾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本质特征,学会在德育工作中抓主要矛盾。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较难程度题。
解析:德育过程中有诸多矛盾的,但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答案:C
【例7】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的依据是( )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法》
C. 《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
考查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既依据《教师法》,也依据《义务教育法》。
答案:D
【例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是( )
A. 师德表现 B.学历水平 C. 专业职称 D.教学质量
考查目的:理解当前和今后加强教师师德考核、评价及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教师素质的根本和关键。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组成部分?
( )
A.语言智能 B.人际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创造智能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掌握并在实际中应用该理论,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题目中D选项不符合。
答案:ABC
【例2】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 )。
A.设计者 B.信息源 C.促进者 D.反思者
考察目的:本题通过了解教师的重要角色,增强考生的角色意识,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中提到了教师的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等角色,因此以上四个选项均符合。 答案:ABCD
【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 )。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情绪性 D.情境性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的特点,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它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于指导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意义很大,而本题所考的正是它的学习观中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其中C选项不符合。 答案:ABD
【例4】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
主要原因分成( )三个维度。 A.控制点 B.可变性 C.稳定性 D.可控性
考查目的:本题通过了解韦纳的归因理论,掌握韦纳归因理论的关键,并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属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题中B选项不符合。 答案:ACD
【例5】学生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考查目的:懂得学生品德的构成要素,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属于了解和熟悉层次,较容易题。
解析:品德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
答案:ABCD
【例6】下列选项中属于说服教育的有( ) A.讲解 B.谈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