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思维方法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创新思维方法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42:36

创新思维

绪论

1. 胡锦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2. 江泽民指出,“??民族创新的竞争”,“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3. 江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4. 邓小平:“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5. 邓颖超:“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

6.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7. 创新学2个基本观念:

1) 创造能力人皆有之,即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力;

2) 创造能力可以训练,人的创造潜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学习而激发出来,并且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 8. 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BBDO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人称创造学之父。 9. 创造:(判断是哪种创造)

1) 从广义上说,创造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对个人生活的价值创新;(不管前人是否提出过) 2) 从狭义上说,创造是指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的价值创新。(前人不曾实现) 10. 创新是由主体、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更高效益四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过程。

11. 创新定义: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创新(innovation)英语的意思是革新、创新、改革、新方法、新奇事物等。

12. 熊彼特创新理论:

1)创新的概念是由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首先提出来的。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的观点。

2)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他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创新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

3)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含以下五种情况: ?引进新产品 ;

?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前两种情况可以看作技术创新,中间两项可以看作市场创新,最后一项可以看作管理创新。 13.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1) 二者的含义基本相同。

2) 但是创造比较强调从无到有,产生新的东西,侧重物化成果;创新强调破旧立新,侧重变革过程。

3) 经济学家对创造与创新地解释:创造只是一个产生新事物的一般概念,而创新是新设想(或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经济学意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创新概念的五种情况。)

14. 智力主要包含: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与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智力不是5种因素的机械加和,而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有机组合。 15. 创新能力的构成:

⑴创新思维能力;⑵创新技能;⑶人的智力因素;⑷非智力因素。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16. 智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理解)

1) 英国著名学者德博诺比喻:汽车与驾驶员。马力是汽车的潜能,但是汽车行驶的好坏取决于司机的驾驶技术。如:爱因斯坦,爱迪生都曾在学校被老师认为是“笨蛋”,但他们却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 结论:⑴智力与创新能力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的。⑵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离不开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智力水平与创新能力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关系。⑶人们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应该既重视智力水平

1

的提高又不惟智力论。

3) 智力水平与创新能力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关系,它们可能是: 高智低创 高智高创 智力

低智低创 低智高创

创新力 17. 分析动机与创新:

1) 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 动机具有三种机能:始发技能;选择技能;强化技能。

3) 个体活动成效与动机的关系:活动成效=能力×动机。如龟兔赛跑,当人产生创新需要而又没能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4) 动机的产生:

⑴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当人产生创新需要而又没能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⑵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是刺激等诱因。如奖励、惩罚等。 18. 气质与创新

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通常解释为:脾气、秉性、气度、风度、风格?? 19. 气质类型与创新(分析,在工作中注意什么) ⑴胆汁质:不平衡,不可遏止型; ⑵多血质:灵活性高,活泼型; ⑶黏液质:灵活性低,安静型; ⑷抑郁质:抑制型。

这四种气质的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优点、缺点,各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20. 创新者应具备的重要个性品质: ⑴坚韧;(上海人余某孤身徒步8年,走访全国33个少数民族。) ⑵探索精神;(伽利略从加油后灯在空中摆来摆去,发现了等时性原理;瑞利指出油可以减少摩擦起润滑作用。)

⑶独立性;(爱因斯坦,当别人注意力都集中于物理学的理论与实验的裂痕时,他发现了经典物理学中,牛顿力学体系与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体系之间内在的逻辑不统一性。) ⑷自主性;(培根:“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⑸无私性。(毒蛇研究者鲍尔·海斯德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研制出了抗毒蛇药。)

第一章 创新思维概述 1. 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

思维活动都包括思维主体、思维客体、思维工具三个要素。 2. 思维的属性:

⑴间接性;⑵概括性;⑶逻辑性 3. 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通过选择重组,以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4. 创新思维的特点:

1) 积极的求异性; 2) 敏锐的洞察力; 3) 丰富的想象力;

2

4) 多维的灵活性; 5) 新颖的独特性; 6) 宽泛的知识结构。

5.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 6. 创新思维的本质应该是辨正思维。 7. 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

1) 英国心理学家沃拉斯提出的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结构模式;

a) 准备阶段:主要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是起点,分析问题并形成创新课题是关键。 b) 酝酿阶段:主要是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做实验等进行多方的尝试。 c) 明朗阶段:是创新思维的突变阶段。顿悟、灵感都在此阶段产生。 d) 证验阶段:是创新思维最后一个阶段,创新思维产生的结果,必须经过论证、检验。 2) 美国的创造学者帕内斯提出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五步模式;

目标 事实发现——问题发现——设想发现——解法发现——接受发现 行动

以上5步构成了完整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每阶段都包括发散与收敛两种思维。 3) 奥斯本的三阶段结构模式和七步结构模式;

三阶段模式:寻找事实(即寻找问题)-寻找构想(即提出假设)-寻找解答(即得出答案) 4) 我国创造学家的五阶段结构模式;

发现问题-发散酝酿-顿悟创新-验证假说-成功实施 8. 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有什么关系?

1) 逻辑一词源于希腊文,指思想、概念、言词、理性等,后来被人们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逻辑思维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抽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形式进行的,具有概括性、论证性的思维活动。同时逻辑思维具有确定性、普遍性、一贯性、系统性,使人能更准确、更广泛的把握客观事物。

2)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用

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通过选择重组,以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3) 创新活动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如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 9. 逻辑思维的方法 ★分类与比较

类比思维就是通过对一种事物与另一种(类)事物相对照、比较,而提出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10. 为什么类比思维可以产生创新结果呢?

1) 类比思维能给人指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方向;(听了当年拿破仑拒绝采用富尔顿发明的新舰船惨败的例子,罗斯福批准了爱因斯坦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2) 类比思维是思考问题能够具体化。

11. 自我创新环境的优化(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需要创新主体有:

⑴良好的个性品质;⑵广博的知识面;⑶能够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式。 外部环境:⑴家庭环境;⑵学校环境;⑶工作环境。 12. 人们注重开发右脑,主要是开发想象能力。 左半球(控制人体右侧) 说话、阅读、书写 规范性、时间管理、分析时间 语言记忆、知觉细节 辨认熟人 串行的、收敛性的、因果式的思考方式 理性的脑

右半球(控制人体左侧) 图形化、知觉、理解整体 综合、空间知觉、直观的 非语言的、音乐的 辨认生人 并行的、空间的、发散性的、非因果式的思考方式 感性的脑 3

理论、分析、联想、抽象、判断、数学解题、推理 类比、类似性认识、直觉、调查、视觉记忆、几何图形识别 左脑—理性(逻辑思维) 右脑—感性(形象思维) 开发右脑:

观察力 视觉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 直觉思维力 形象记忆力 实际动手能力

第二章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1. 什么是发散思维?(定义)

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途径、以不同角度去探索,重组眼前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而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叫做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2. 发散思维的特点:⑴流畅性;⑵变通性;⑶独创性(独特性)。 3. 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本质。 4. 发散思维的“弥漫散去”的效应,使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可以不断寻找方向、变换视角、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 5. ★立体思维:(概念及运用,例子)

立体思维是指对事物的认识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三位空间立体式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如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农业间作: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种花生。立体开发产品:一个人受苔藓的启发,他没有找化学家和化工厂,却找到微生物学家,跨越两个学科,开发环保型的“涂料”,达到既保护基材,又不污染环境。文学作品中的立体思维:《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个描写景物的词与断肠人的心境结合起来,既写景,又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构成立体形态的艺术整体。) 6. 文学作品中的立体思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 横向思维(看例子P60-62)

横向思维是相对于纵向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当纵向思维受挫时,从横向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法。 最早提出横向思维的是英国学者德博诺博士。

例:很久以前一个商人欠下了放债人一大笔钱无力偿还。如不能按时归还,商人将要坐牢。放债人看上了商人的年轻美丽的女儿,如果他答应把女儿嫁给他,债务一笔勾销。面对又老又丑的放债人,商人和女儿不肯。放债人让女儿抽取他放在包中的一黑一白卵石,黑色=放债人的妻子,白色=将继续与父亲一起,债务一笔勾销。放债人作了手脚将两块黑色卵石放入包中,被女儿看见。由于谈话是在铺满卵石的路上进行的。聪明的女儿装作害怕的样子,哆哆嗦嗦的把抽出的石子掉在地上,与其他石子混在一起,她对放债人说:“您看我真笨,但这无关紧要,只要看看您包里剩的石子,就知道我取走的是黑是白了。”放债人自作自受的承认女孩取走的是白石子。 8. 逆向思维(看例子P62-66)

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其特点是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向,从相反的方面来认识事物、思考问题。逆向思维就是将条件关系,作用的效果,使用的方式、过程的发展以及其它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多视角观察与思考,把它们矛盾的另一方面展现出来,有效地予以利用的思维形式。

例1:邓小平突破思维定势,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例2:司马光砸缸,打破缸,使水脱离人。

例3:萧伯纳很瘦。一次,他去参加宴会,一位“膘肥体壮”的资本家挖苦他:“萧伯纳先生,一看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嗯,先生,一看到您,就知道饥荒的原因了。” 9. 多路思维

★克服思维定势进行多路思考(分析 P70)

1) 思维定势就是思考同类问题或相似问题时的惯性轨道。

4

搜索更多关于: 创新思维方法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创新思维 绪论 1. 胡锦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2. 江泽民指出,“??民族创新的竞争”,“教育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3. 江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4. 邓小平:“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5. 邓颖超:“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 6.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7. 创新学2个基本观念: 1) 创造能力人皆有之,即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力; 2) 创造能力可以训练,人的创造潜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学习而激发出来,并且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 8. 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BBDO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人称创造学之父。 9. 创造:(判断是哪种创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