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班会导入:班主任是物理老师,我在帮助老师设计班会时,也想充分发挥他的优势,决定以科幻电影《时空隧道》的片段欣赏导入班会主题,并同时引发大家对现实没有时空隧道的事实的关注。
程序一:观看美国科幻电影《时空隧道》片段。我安排班主任老师在电影网下载该片,并建议他节选成7-8分钟的片段。班会开始老师直接播放了该片段。大多数同学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他们对电影中人进入时空隧道就可以回到过去,弥补过去的遗憾很好奇,也很兴奋。
程序二: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复习这么紧还给大家放这段电影片段?同学们摸不清头脑。老师告诉大家,是老师为大家的学习状态着急。想要用这个电影片段提醒大家: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在最需我们大家努力、用劲的时候。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懈怠了。和你们交流,你们很多人说来日方长,不在乎这几天了。今天,我就想用这个电影提醒大家:时空隧道神奇无比。但是他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现实中谁都没有办法回到从前。
程序三:分享网上语录:老师说,你们很多人都喜欢网上语录,我今天也找到一个,读给你们听听:人生道路是漫长的,但是,其实需要走好的,就是那么几步。今天我们就走到这关键的几步上了,我们努力一下,坚持一下,我们会是另一种人生。如果我们现在就放任懈怠,选择放弃,我们未来的人生路向都会改变的。但是,你们谁都无法回到第一次高考的前三个月了。
程序四:分享照片:把“七十岁老人参加高考”的新闻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照片上的老人在高考政策不限制年龄后,开始参加高考,弥补年轻时没有实现的夙愿。但是,老人参加了11次高考,但至今也未如愿。请同学们谈谈看到这幅
照片的感受。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说,我们应该学习老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有的同学说,老师给我们看照片,可能是和今天的主题有关。提醒我们不要像老人一样。七十岁才开始为理想奋斗。老师也说了自己的感受:七十岁开始高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学习精神。但是,从人生设计来说,却是最大的悲剧。老人的精力、记忆力都无法回到从前。因为——现实没有时空隧道。
程序五:参加班会人员发言:这个环节没有预先准备。班主任在最后突然给我将了一军。班主任说:最后请迟老师给我们说一句话就下课。当时,我没有准备,但是有感而发。我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下一句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问学生们:我写此句何意?有的学生说:您不就是说这位老人嘛!我回答道:我没有讥讽老人的意思,我写的是我参加你们班会的感受。很多人老了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伤感。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伤悲的不是一事无成,而是青春不再。伤悲的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因为,就像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人生没有时空隧道。
案例分析:这个微型班会在主题类型上也属于励志型。针对的是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既要完成励志教育,又要干预班级中存在的学生倦怠厌学的现实问题。班会的针对性是突出的。班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胆使用了视频资料和图片,增强了主题班会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老师在主题班会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较好,在主导班会的同时,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班会使用视频资料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对主题的关注。素材的选择也体现了较好的针对性,《时空隧道》这部电影视频比较适合本次主题教育的内容。班会最后专家发言环节很好地实现了班会主题的提升,让学生体会到:“青春不再,无法再去奋斗、改变命运”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伤悲的主题。虽然学生年龄尚小,未必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这次主题班会一定会引领他们深入思考,提升他们自己认识的正确方向。
时下有这样一句流行的网上语录:世界上有最难两件事最难:“一件事情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钱包里,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头脑里”。网上的语录尽管不乏戏谑、调侃之意,但是,其背后的隐喻不能不引发我们关于价值教育策略的思考。价值教育是外在的价值引领和学生道德人格自主建构的统
一。价值引领一定是基于学生自主建构能力和自主认知发展前提下的引领。《学记》在谈到教师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和主导作用时,曾有这样精僻的描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指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不是强行地拖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又不是教师的作用遮盖了学生的表现,教育演变成教师的“表演秀”,进而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同时,教师讲给学生的道理又不能以把道理讲的明白无误作为最佳境界,好的教育引领一定能够触动学生,并引发他们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
主题班会在设计理念和实施路径上,也要循着《学记》的教育思想。让主题班会成为价值引领的有效载体,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人格自主建构相统一的逻辑前提下,让我们的主题班会达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最佳教育境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