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卷(含解析)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钠、磷、氯、氩四种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磷 B. 在氮、氟、镁、氯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镁
C. 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D. 硅烷(SiH4)比甲烷(CH4)稳定
2.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密度都较小 B.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3.下列元素不属于卤族元素的是( ) A. 氟 B. 氯 4.下列关于A.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C.D.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和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C. 硫 D. 碘
C. 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 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降低
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
5.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C的原子序数比B的原子序数大1 B.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C. 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6.下列关于卤化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且要避光保存于棕色瓶中 B. 氯化银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用于指纹鉴定有助于警察破案 C. 溴化银是黑色光敏性物质,常用于制作胶卷和人工降雨
D. 碘化银是黄色固体,见光容易分解为单质碘和黑色的单质银,还常用于人工降雨
1 / 11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卷(含解析)
7.在原子中,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B. 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离子半径:K+>Al3+>S2->Cl- ①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①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①氧化性:Cl2>S>Se>Te ①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①非金属性:O>N>P>Si ①金属性:Be<Mg<Ca<K A. 只有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 D. ①①①
C. 质子数>中子数 D. 原子序数=中子数
9.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 ) A.B.
D.
18
C.
10.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素,称为重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8 g18O构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
O所构成的单质气体。18O是一种稳定的同位
B. 0.1 mol重氧水H218O所含的中子数约为6.02×1023 C. 0.2 mol18O2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 D.18O2的摩尔质量为36 g·mol-1
11.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是( ) A.B.
C.
D.
12.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X、Y、Z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两种是强碱、一种是强酸 B. Z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①A族
C. X、Y、Z三种元素有两种是金属,一种是非金属
2 / 11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卷(含解析)
D. 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OH-13.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
A. 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 B. 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可露置在空气中
H2O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可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氢氧化钠,右边纸上放砝码
D.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定有钾元素 14.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 A.
C.
B. D.
15.(CN)2、(OCN)2、(SCN)2等通称为拟卤素,它们的性质与卤素相似,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2>(OCN)2>Cl2>(CN)2>(SCN)2>I2。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2NaSCN+MnO2+2H2SO4B. (CN)2+2KIC. Cl2+2NaOCND. 2AgCN
2KCN+I2 (OCN)2+2NaCl
Na2SO4+(SCN)2↑+MnSO4+2H2O
2Ag+(CN)2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________。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2倍:__________________。 (4)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元素:________。 (5)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________。
(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________。 (7)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__________________。 17.在给定的碱金属元素(Li、Na、K、Rb、Cs)和卤素(F、C1、Br、I)中: (1)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2)原子最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最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 (3)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
18.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
3 / 11
2019-2020年第一学期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卷(含解析)
于A后所得的物所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可比较HNO3、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进而比较氮、碳、硅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供选择的试剂:稀硝酸、稀硫酸、碳酸钙固体、碳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锥形瓶中装有某可溶性正盐,a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证明碳、氮、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①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①①①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
4 /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