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设计(无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20:26:55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设计(无答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实行“无为”而治到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变化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从“无为”到“有为”

无为而治: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积极有为:汉朝经济实力恢复、增强,但潜伏着危机( ; ; )。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A.地狱——秦(始皇):焚书坑儒

儒生倾慕周朝制度,固守 的治国方略,反对秦推行 制度和秦始皇严刑峻法的暴政,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B.天堂——西汉(武帝):儒术独尊 1.儒术独尊的含义

①“儒术”是以“孔子学说”为根本,经董仲舒吸收 、 各派思想改造而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②“独尊”突出儒学的社会政治地位,是汉代官方统治哲学,其实质是 。 ③不禁止其它学派思想在民间的流传。 2.儒术独尊的原因

①时代的召唤:汉武帝加强 的需要。②儒学的改造: 董仲舒的言论(材料) 反映的观点 直接目的 评论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天下之心同心归之。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遣知之。 1 / 3

有神学化倾向; 有利强化君权。 有利抑制 ;目的是维护封建政权 规范君权 的长治久安。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设计(无答案)

今师异道,人异论,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春秋大一统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 ③一促进 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封杀,不利于 统一 的发展。 三纲(五常) 规范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①有利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②是束缚人民的精神绳索,具有封建意识,应予扬弃。 以思想统①加强了 ,巩固了 统一②使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 三、儒学成为正统

儒术独尊的表现

①思想上:独尊儒术,设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

②政治上: 成为选才任官的标准;起用儒学家参与国政(如通过 制度选拔儒士)。儒学在政治上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③教育上: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 ;建立 和地方教育系统。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④儒术独尊的影响(见上表“评论”的内容)。 启示: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命运主要取决于什么?

【达标检测】

1.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 2.黄老之学指的是( )

A.黄帝和老子互相交流,合作创立的学说

B.阴阳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和道家学派中的老子学说 C.黄帝年老时创立的学说

D.道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和道家学派中的老子学说 3.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黄老之学,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推动作用 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 D.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

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2 / 3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设计(无答案)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6.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7.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8.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对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9.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 )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10.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3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案设计(无答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实行“无为”而治到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变化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从“无为”到“有为” 无为而治: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积极有为:汉朝经济实力恢复、增强,但潜伏着危机( ; ; )。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A.地狱——秦(始皇):焚书坑儒 儒生倾慕周朝制度,固守 的治国方略,反对秦推行 制度和秦始皇严刑峻法的暴政,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B.天堂——西汉(武帝):儒术独尊 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