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五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34. 小明选用了一些实验器材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关系”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用电流表测量a、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如表1 表1: Ia/A 0.18 表2: Uab/V 2.5 Uac/V Uac/V 4.5 Ib/A 0.18 Ic/A 1 小明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小华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请你提出一条建议,用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______。改进后并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______。
(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小明将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你认为小明用上面的方法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______。
(3)图乙中,小明通过实验操作,测得ab、ac间电压表示数如表2,其中bc间电压如图丙所示,其大小是______V.小华认为小明在测量bc间电压时操作还有待改进,接下来应该______。
35. 小芳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变暗;用电流表测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2)连接电路时的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实验前滑片P应放在______端(选填“A”或“B”)
(3)在实验中如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这是因为______;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都不改变,而且很暗,这是因为______。 (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______ A.滑动变阻器R短路 B.滑片P接触不良
第9页,共31页
C.灯泡L短路 D.灯泡L断路
第10页,共31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实际; C、火柴的火焰温度达到400℃.故C不符合实际;
D、厦门属南方沿海,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可能达-3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2.【答案】D
【解析】
解: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故C带负电,当靠近A小球时,相互吸引,即说明A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C靠近B时,发现排斥,说明B一定带负电,故将AB靠近时,AB吸引,B一定是带电的,故A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D。 故选:D。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3.【答案】D
【解析】
第11页,共31页
解: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
B、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B错误;
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错误;
D、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D正确。 故选:D。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变化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
解:
(1)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因此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于带正电会张开;故A正确、CD错误;
(2)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方向是由A到B,故B错误。 故选:A。
(1)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电流方向的掌握情况,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自由电子),所以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与自由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反。 5.【答案】A
【解析】
第12页,共3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