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台州市名校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 ) A.与福同圆中国梦 B.花开并蒂姻缘美 C.邀春共住小康家 D.福如东海水长流 E. 鸟飞比翼恩爱长 F. 寿比南山松不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吾日三省吾身 .C.温故而知新 .D.匹夫不可夺志也 .
3.下边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啜泣(chuò) 一堵墙(dǔ) 峭壁(qiào) 耸立(sǒnɡ) ....B.崩土(bēnɡ) 蓬乱(pénɡ)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 头晕(yūn) 目眩(xuàn) ....D.陡峭(dǒu) 动弹(tán) 摔死(shuāi) 翼翼(yì)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默契 海枯石烂 诀别 眼花瞭乱 B.嘈杂 人声鼎沸 制裁 轻而易举 C.娴熟 顾名思意 幅射 月明风清 D.藉贯 粗制滥造 荣膺 一泄千里 5.下面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B.闻之于宋君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其人舍然大喜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诗文默写。
(1) “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3)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子曰: , 。”
(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下列对诗的语言风格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含蓄隽永B.平淡质朴
C.粗犷豪放D.缠绵哀怨
2)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 C.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综合性学习
8.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下面是三位同学关于读书方法的讨论,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同学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18分)
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 ②便辟: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nìng):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掌握的知识、技能,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好( ) 耻( ) 日( ) 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共两处。(1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2分)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在第②则中:
①孔子认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哪个更重要?请结合本则相关语句说说。(2分)
②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孔子认为谁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从哪里可以知道呢?请用相关原文作答。(3分)
5) 在第③则中,孔子的择友主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6)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2分)
7) 上述四则出自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该著作记录了 的言行。(3分)
10.(题文)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
⑤
⑥
①
②
③
④
(3)吾日三省吾身 .(4)与朋友交而信乎 .(5)不逾矩 .(6)学而不思则罔 .(7)温故而知新 .(8)人不堪其忧 .(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于我如浮云 .(11)逝者如斯夫 ..(12)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博学而笃志 .(14)仁在其中矣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1-4题。 (14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②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春雨什么样的情状?三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中“静默”一词用得精妙,请你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引用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④⑤段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春天什么特点?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燕子·猫·老鼠 金乾生
①春天来了,老伴儿说,外面的花开了,草绿了,树叶儿发芽了,阳光明媚了,不出去走走,太可惜了。我心动了,跟着老伴儿,来到了康延路上。康延路上风和日丽,花潮似海,美不胜收。我陶醉于这美景,心却回到了童年,思念起儿时最喜欢的鸟——燕子。
②小时候有很多美好的期盼,我内心深处最大的一个心思,就是春天到了的时候,希望燕子在我家做窝,从此住到我家来。
③为什么呢?之所以有这个强烈的想法,是因为每年春天,燕子都不到我家来,而是飞到对门去。对门的发小长我一岁,我们是好朋友,我最爱与他一起玩,喜欢看他家房梁上的燕子窝。这个窝是什么时候做的,不得而知,反正每年春天燕子从南方回来,就会入住他家,绝不会出错。后来,燕子窝从一个变成两个、三个,我都是亲眼看见的。燕子一趟又一趟地从外面啄回塘泥,衔来柴草,一点一点地建新窝,新窝就一天一天地变大,直到成型。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小燕子。时近夏天的时候,小燕子就出生
了。刚孵化出来的一窝小燕子,尚未长出羽毛,眼睛都睁不开,就伸长脖子,张大嘴,唧唧待哺,等着父母给它们叼虫子吃。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小燕子就能飞了。再过两三个月,小燕子长大了,就被父母带出去,陆陆续续地不再回来,至于去哪儿筑巢生活,去哪儿共享天伦之乐,从此就成了谜。我曾经把小燕子逮到我家去,给做了棉布的窝,但留不住,最终都会飞走。而经常在外面看燕子像精灵一样飞翔,则是一种快乐的羡慕与享受。
④小时候有很多不明白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燕子为什么不到我家来做窝,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长成大人了,经历了很多人情世故,才慢慢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对门家一直养着猫,我家养过狗,但从来没有养过猫!奥秘在于:狗不抓耗子,猫专捉老鼠。老鼠会偷吃燕子窝里的蛋,聪明的燕子不与老鼠为邻。猫是老鼠的天敌,也就是燕子的保护神,燕子自然会选择在有猫的人家生活。 ⑤大自然真是丰富多彩,生物链绝不是我们人类理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简单。
⑥一朵花,蜜蜂近了,蝴蝶就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池水,青蛙近了,蚊子就远了。一间屋,猫咪近了,老鼠就远了;问题还在于,老鼠远了,燕子就近了;燕子近了,虫子又远了。 ⑦与大自然中的生物链比较起来,人际关系要复杂多了。人与人之间,除了感情、伦理、性格、素养、层次、利益等因素,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价值观了。
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其他因素为参数,以价值观为坐标系,就不仅能对自己应该近什么人远什么人作出选择,还能知道不让什么人离自己太近,什么人离自己太远。久而久之,远近之道,双向多维,方可顺畅。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24期,有删改) 1)本文的行文思路十分清晰,请你读完全文,填空。
作者由春天的美景写起,引出儿时喜欢的鸟儿——燕子,并探究分析__________,进而揭示_______________,最后启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第⑥段中的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
3)本学期你学到了不少批注的方法,请给本文的第③段写一条批注,可从写法、内容、语言等角度写,要有一定的评析。(50字左右) 七、作文 13.作文小练笔
结合《〈论语〉十二章》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C 2.D 3.B 4.B 5.D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