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试题
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 )
A.封禅(shan) 口讷(ne) 按捺(nai) 一鳞半爪(zhao) B.磨坊(fang) 症结(zheng) 乘势(cheng) 无可估量(liang) C.瞥(pie) 梵文(fan) 傀儡(kui lei) 否(pi)极泰来 D.舷梯(xuan)梯 应届(ying) 芜菁(jing) 擂(lei)鼓助威 2.下列词语中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D)
A.惊愕(惊讶) 沉吟(遇到复杂和疑难的事情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B.见地(见解) 恻隐(对遭难的人表示同情) C.谛听(仔细听) 汗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往下流)
D.窟窿(大的孔洞) 弥补(用钱财来表示对自己错误的忏悔)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有时候,把自己和盘托出,让别人透切地了解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 B.在很长时间里,造纸术都是独门秘技,所有造纸的工匠一直对造纸术保密。 C.虽然三聚氰氨一夜之间变得妇儒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 D.今日大盘在金融股继续暴跌的带动下加速探底,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继续曼延。 4.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①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的, 忘了,
②那是 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 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③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爱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
A.甚至 由于 便 尤其 B、就 因为 所以 倘使 C.或者 因为 也 甚至 D、才 尽管 总 即使 5.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我也应该/用嘶哑的的喉咙歌唱 B、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6.下列对《我爱主土地》一诗的分析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D ) A.暴风雨象征着敌人的侵略
B.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C.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7.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个新纪元。
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C )
A.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墓的树木这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B.没胡十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C.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D.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像树木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冡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9.下面是《雷雨》节选开头的一段“舞台说明”,经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A. 加强了戏剧的真实感觉。
B.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增加了人物出场前的舞台气氛,并对人物刻画和剧情的发展作了铺垫。
C. 表现周朴园的心情,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他的阴险、冷酷的性格特点。
D. 表现了鲁侍萍的心情,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她的郁闷、悲苦、辛酸的遭遇和处境。 10.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C )
A.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写出她谨小慎微的态度,敏感心重的性格,以及她“寄人篱下”的心境。
B.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的抒情散文。文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在月光下,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谈谈的喜悦,但仍然夹着摆脱不了的淡淡的哀愁。 C.《念奴娇 赤壁怀古》抒发作者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感喟,表达了苏轼消极无为的性格。全词整体上隐含有一种忧郁不平的气息。 D.《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诗,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
11.对《将进酒》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C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栏杆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是,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入海,一去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12.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 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 B. 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 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 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的悲惨心情。
二.填空
13.《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雷雨》作者是 ,
《将进酒》作者是 ,《琵琶行》作者是 , 《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作者是 , 韩愈是 朝人
三.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8题 周朴园 ①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②(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③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④(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我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
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4.①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B )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迟疑
15. ②③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B )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老于世故 D、伪善 16. ④句有言外之意(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17.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