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990-99中外建筑史

1990-99中外建筑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3:02:38

1990中外建筑史

解释名词(15分)

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折衷主义推广现代建筑理念的国际性民间组织。1928年成立于瑞士拉萨尔查兹,1959年解散,1933年提出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游憩、交通、工作。

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风格派——1917年形成于荷兰,先出现于绘画,后影响建筑,或称新造型派,或新要素派,强调体形分解、线条、板面与色彩,强调构图韵律。 有机建筑——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做有机的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布局、材料、造型上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上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

隐喻主义建筑——体现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的建筑,产生于50年代。

试绘图说明西方古典柱式的特征、比例及对后来建筑设计有何影响?(15分) 希腊柱式(陶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陶立克柱式粗犷、刚劲,基座有三层石阶,柱身由一段段石鼓构成,呈底宽上窄渐收式,柱头由方块和圆盘构成,无饰纹。爱奥尼克柱式整体造型风格坚挺娟秀,比陶立克多一个柱础,纵向有凹槽24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一部分圆面,最具特征的是它的柱头,左右各有一对华丽、精巧、柔美的卷涡式装饰。科林斯柱式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式柱头,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其柱高、柱径比例、凹槽都同于爱奥尼克柱式。

罗马柱式(塔斯干式.陶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混合式)包括比例

试简要说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20分)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试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与特征,并举出其不同典型实例。(20分) 答: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 城市形态随三者的发展不断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典型实例为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宫殿遗址。

第二个阶段是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包小城,如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阖闾故城,有的是二城东西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 第三个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里坊制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典型实例为汴梁。

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和结构上有何特点,请予以介绍。(10分)

答:①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外观两层,有腰檐、平坐,内部三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

②台基为石建,低矮且前附月台,平面仍为“金厢斗底槽”式样。

③柱子仅端部有卷杀,并有侧脚,上下层柱的交接采用叉柱造,上层和夹层檐柱较底层檐柱收进约半个柱径,在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座楼板以下的夹层施以斜撑。 ④斗拱种类24种,上檐柱头铺作双抄双下昂,昂尾压在草袱之下,补间铺作只一朵,下面承以斗子蜀柱或驼峰。

⑤梁架分明袱及草袱二部分,仍用叉手与托脚,大部天花用平闇,仅当心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

⑥井口勾阑用通长之寻杖及承托之斗子蜀柱。

名词解释(20分)

缠柱造——它是下层柱端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

沥粉贴金——沥粉贴金技术古建筑彩画工艺之一,即用装有胶和土粉混合成的膏状物的尖

端有孔的管子,按彩画图案描出隆起的花纹,上面涂胶后贴以金箔,以求图案有立体感

寻杖绞角造——宋以前木勾阑的寻杖多为通长,仅转角或结束处才立望柱,若木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称为寻杖绞角造。 下檐出——(大木小式做法)按上檐出八扣。

(大式瓦作做法)按上檐平出八扣,如歇山周围下檐出,按上檐平出七五扣,如后封护檐者,后檐出多同山出一样。(小式瓦作做法)每柱高一丈,得上檐出三尺,下檐出二尺四寸。

龙尾道——含元殿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坡道供登临朝见之用,坡道共七折,远望如龙尾,故称“龙尾道”。

搜索更多关于: 1990-99中外建筑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990中外建筑史 解释名词(15分) 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折衷主义推广现代建筑理念的国际性民间组织。1928年成立于瑞士拉萨尔查兹,1959年解散,1933年提出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居住、游憩、交通、工作。 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风格派——1917年形成于荷兰,先出现于绘画,后影响建筑,或称新造型派,或新要素派,强调体形分解、线条、板面与色彩,强调构图韵律。 有机建筑——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做有机的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布局、材料、造型上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上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 隐喻主义建筑——体现象征主义,强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