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7 含答案 精品
(2)取供体动物的体细胞培养,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因为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保证了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超过10代继续培养,则其遗传物质(或核型)的稳定性会降低。
(3)克隆动物的细胞核基因来自供体,因此大部分性状与供体相同,但细胞质基因来源于受体(或提供卵母细胞的个体),即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形状产生影响,这就决定了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
(4)克隆动物的培育采用的是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已经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 (1)XX或XY 显微操作(去核法) 胚胎移植 (2)遗传物质 (3)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 (4)动物已经分化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能力提升]
1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解析】 A项,连续细胞系的细胞一般都培养了多次,二倍体核型发生了改变,大多数细胞具有异倍体核型。B项,细胞癌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如用秋水仙胺等药物治疗),则有可能恢复成正常细胞。C项,细胞克隆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确定所建成的克隆来源于单个细胞。D项,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具有异质性。
【答案】 B
12.下列有关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多种动物中获得了成功,成功率非常高 B.克隆技术的各个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C.大多数克隆动物还存在一些遗传和生理缺陷类的健康问题 D.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解析】 由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成功率并不高,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
【答案】 A
13.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丁――→培养
甲
小鼠――→皮肤细胞2
乙
组织――→皮肤
丙
细胞――→培养
细胞1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 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解析】 图示甲过程是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获取动物组织,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应进行消毒处理,A正确;乙过程为获取单个动物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消化,B正确;丙过程得到的细胞系通常为有限细胞系,遗传物质和染色体数未发生变化,大多数不具有异倍体核型,C错误;未经克隆化的细胞系具有异质性,D正确。
【答案】 C
14.下面为用两栖动物的未受精卵所做的实验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的________,重新组合的细胞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组织和器官。本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具有全能性。
(2)图中A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为________技术。如果用生物技术使番茄和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首先要获得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然后诱导________。要将其融合形成的细胞培养成植株,要用________技术。从理论上讲,用融合后的细胞培育出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是________。(填“可育”或
“不可育”)的。
(3)图中培养过程所用的营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图示过程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如果长期依赖这种繁殖方式繁衍后代,会造成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植株是可育的,原因为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可进行正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新个体没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变异类型少,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与进化。
【答案】 (1)全部基因(全部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动物细胞核 (2)核移植 原生质体 酶解法 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 可育 (3)前者必须含有动物血清、血浆等
(4)无性繁殖 后代无更大变异性,对多变的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容易被淘汰
15.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依据实验结果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步骤:
①制备细胞悬液:用________处理小白鼠胚胎组织使 其离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 ②进行细胞培养:
a.取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________。
b.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其摇匀;C瓶加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c.把3个培养瓶放在37 ℃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③制作临时装片
④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进行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
培养瓶 变异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 (3)请写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解离组织细胞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②根据b的实验步骤可以得出:a中A、B、C三个洁净的锥形瓶,分别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浮液。④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应统计该时期变异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3)C组为对照组,A与B组变异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均比C组高,说明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均有一定毒性,B组数据比A组大说明乙的毒性比甲的毒性大。
【答案】 (1)①胰蛋白酶 ②a.等量的细胞悬浮液(没写“等量”不得分) ④该时期变异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3)结论:甲、乙两种化学物质均有一定毒性,且乙的毒性比甲的毒性大。
精品文档 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 强烈推荐 A 1.3% B 12.5% C 0.1%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