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专业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4:21:05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探讨 2006会计专业 庞颖

弊检查》一书中把舞弊迹象分为六大类:(1)会计异常;(2)内部控制缺陷;(3)分析性异常迹象;(4)奢侈的生活方式;(5)反常的行为;(6)举报和投诉。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两方面来寻找舞弊迹象,比如外部经营行业的竞争加剧而企业获利水平却远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就有可能存在舞弊;企业内部“一股独大”现象的存在、管理人员生活腐败或内部审计岗位独立性不足都是有可能造成舞弊;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方面,经营品种过多、销售水平与产量不成比例、主营业务变动过于频繁等也有可能是企业在利用虚构收入等方式进行舞弊;因此,本文将从管理层行为、企业经营状况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找到企业舞弊的迹象。

4.1 管理层行为迹象

4.1.1 管理层独断专行

不少上市公司存在一些独断专行的权势,例如有的是董事、经理集权势于一身;有的则是公司合伙人之一。他们在制定公司制度、经营决策、财务等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公司在政策制定、职责分布、战略执行上存在严重的失控,为了避免监管或者为了增加个人的收益,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Fama①认为,在有效的经理市场上,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量他将来的市场价值(收入)。这种来自经理市场的约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对经理以及其他高层经理的经营行为的最强的行为约束,是降低现代公司的代理成本和控制代理风险的主要手段”。调查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高达60%以上,甚至有的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都由一人担任,董事会不能形成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内部人失控现象十分严重,管理层独断专行使得财务舞弊行为愈演愈烈。 4.1.2 管理层诚信记录不良

评价管理者的诚信水平是识别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企业核心管理人的诚信道德存在缺陷,为了公司和自身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进行财务舞弊,综观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不难发现很多舞弊的主谋者、参与者,都有着严重的诚信道德问题,诚信道德是内在的素质,往往不能通过审计程序进行查证。但是,现有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证监会的处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的审计

9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探讨 2006会计专业 庞颖

意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在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上,财务舞弊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之间确实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总体上可以表明他们之间存在共生互动的关系。 4.1.3 管理人员抛空公司股票

许多上市公司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一般会选择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手段。但是股票期权的作用不能被不合理地夸大,没有任何限制的期权激励机制可能会成为孳生财务舞弊的温床,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管理人员特别是核心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股票期权所占比例越大,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风险可能就越大。进行这方面分析的一个明显信号那就是管理人员大规模抛售公司股票,因为内部管理人员对公司暗淡的经营前景、欺诈事项和舞弊行为最为清楚。如果发现他们大规模抛售公司股票,说明他们对公司已没有信心了,要么公司面临破产倒闭要么存在着财务舞弊行为。

4.2 企业经营状况迹象

4.2.1 行业环境剧烈变动

由于行业竞争,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动,使得产品成本急剧上升,而产品的供给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利润的大幅度下滑使得企业短期内难以调整,从而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为了渡过困难时期,企业需要向外界展示自身抵御和抗拒风险的能力,以便吸引投资者目光,获得新的贷款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只能依靠操纵财务报告,粉饰经营业绩并进行舞弊,才有可能渡过难关。因此,当行业处于萧条或者更新换代的关口,出现舞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4.2.2 主营业务频繁变化

企业的主营业务变化波动很大也是透露企业舞弊的信号之一,因为主营业务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主营业务频繁变化,说明该企业的领导层决策失误严重,经营能力薄弱而且经营风险比较大,由此,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比如银广夏,1994年其主营业务是电脑软盘生产,1998年是房地产,1999年又变成了萃取产品生产,主营业务如此频繁变动,只不过是为利润操纵需要进一步掩盖其财务舞弊行为而已。如果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频繁变动,说明他们根本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盲目地变动主业将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进行利润操作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较大。

10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探讨 2006会计专业 庞颖

4.2.3 经营规模急速扩张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案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是孳生财务舞弊的温床。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大量负债经营扩大规模;一是不断收购扩大经营规模,无论哪种手法,都会造成经营和管理的磨合困难,磨合的困难往往会迫使企业求助于财务舞弊“制造”利润。尤其是在企业上市初期,经营规模的扩大往往造成营运资金的短缺,资金链的断裂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困境,为了在市场上显示自己良好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者会采用操纵利润的方式渡过“入不敷出”的难关。

5. 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出的对策

5.1 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独立性和行业自律性

5.1.1 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和职业专注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SAS)第99号认为“职业怀疑主义”的精神应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审计人员应克服自身对于客户的信任和对该客户的财务经验的依赖,以怀疑的态度完成整个审计过程。国际审计与鉴定准则委员会(AASB)认为,职业怀疑态度是指要有质疑的态度和对审计证据的批判性评价,职业怀疑态度要求不断质疑所获得的信息和审计证据是否表明企业是否存在舞弊性重大错报。综上两点,笔者认为职业怀疑态度是指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对客体及其所提供的信息保持的一种质疑的心理倾向,这里的主体主要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包括注册会计师,还包括政府审计人员以及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 5.1.2 深入了解客户经营状况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仅限于会计财务报表的审核是不够的,要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既要了解客户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还要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分析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多侧面、多角度地看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应对舞弊。因此,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对于查错防弊是非常有利的。 5.1.3 审查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

从诸多舞弊案件发生的情况来看,舞弊的存在和发生都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是分不开的。管理上存在漏洞,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薄弱环节是不少舞弊企业的共性。现代提倡的有效率的审计是建立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之上的。要合理确定审计的标准和范围,重要性水平以或可容忍的误差,关键在于审查和

1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探讨 2006会计专业 庞颖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5.2 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本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日渐严重,应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中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弹性之大,因而该受到严厉惩罚的没有,也未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所以应该加大惩罚力度,缩减法与法间的弹性,该惩罚的严惩不贷,提高其财务舞弊的成本,该鼓励的就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在如今的情况下,应充分的利用新闻传媒的监督,为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保驾护航。

5.3 内外结合,杜绝舞弊

从根本上杜绝财务舞弊,必须内外结合。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杜绝舞弊的根本原因,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是杜绝舞弊的条件,必须这两者结合.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起到事前监控的作用,减少犯错的机会,降低财务造假的几率。而健全的内审机制,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漏洞,避免差错和舞弊行为,减少公司损失。其次,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即外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优胜劣汰机制下来夺取公司在市场上的份额。只有在内部控制制度与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杜绝财务舞弊的行为的发生。

5.4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西方会计职业界有句谚语: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唯一的委托人,注册会计师是公众利益的守夜者。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在这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会计师事务所在同行竞争时,为了生存与盈利,采取低价和迎合客户需求的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其独立性也日渐下降,动摇了市场经济制度的有序运行。

因此,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是必要的。

5.4.1 财务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切实肩负其监管职责

财政部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切实肩负其监管职责。对监管职责进行细分 ,将财政部门作为监管平台。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 ,

12

搜索更多关于: 会计专业论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探讨 2006会计专业 庞颖 弊检查》一书中把舞弊迹象分为六大类:(1)会计异常;(2)内部控制缺陷;(3)分析性异常迹象;(4)奢侈的生活方式;(5)反常的行为;(6)举报和投诉。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两方面来寻找舞弊迹象,比如外部经营行业的竞争加剧而企业获利水平却远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就有可能存在舞弊;企业内部“一股独大”现象的存在、管理人员生活腐败或内部审计岗位独立性不足都是有可能造成舞弊;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方面,经营品种过多、销售水平与产量不成比例、主营业务变动过于频繁等也有可能是企业在利用虚构收入等方式进行舞弊;因此,本文将从管理层行为、企业经营状况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找到企业舞弊的迹象。 4.1 管理层行为迹象 4.1.1 管理层独断专行 不少上市公司存在一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