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方法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二、课内探究:
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为了满足0.4吨液氢充分燃烧,你会在助燃仓中至少填充多少吨液氧呢?
要求:(1)先在学案上写出计算过程; (2)组内交流计算依据。
按照教师要求,先独立完成计算过程,然后组内交流。
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比例关系的。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可求出反应中其他物质的质量。liuxue86.com
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
2.【提出问题】各小组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思考你的计算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学生1: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列出比例式; 学生2:需要先设未知量为xg; 学生3:最后还需要作答 ……
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先自主讨论得出不完善、不准确的步骤、格式,然后通过阅读教材进行对比,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从而自主构建解题的步骤和格式。
教师的讲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概括提升,而不是将一个程序化的步骤灌输给学生。
3.【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102-例题1,对比分析大家刚才概括出来的解题
过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或纠正的)?
【讲解】教师利用学生的讨论,通过投影讲解强化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格式要求。
(1)设未知量;
(2)写出有关反应的正确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阅读教材,对比分析教材与自己总结的解题过程,补充、纠正:
(1)列比例式前要先“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要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2)未知量应该设为“需要液氧的质量为x”,不应该有“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 (1)设未知量;
(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 (5)求解;
(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温馨点拨】
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 (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