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精校Word版(汇编)
精品文档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唐多令(宋)刘过
①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字改之,好龙洲道人。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力主抗金,恢复中原。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重过”点明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4分)
(三)(8分) 12.C(2分) 13.B(2分)
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精品文档
②
精品文档
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4分。答到一点给1分) 崇明县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秋夜客舍 (唐)杜甫
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 ①凤城:指长安。
12.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全不对仗
B.两联对仗
C.三联对仗
D.四联对仗
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新自然
B.雄奇豪放
C.清丽含蓄
D.悲壮慷慨
14.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B 13.C
14.诗歌前两联描绘了诗人旅居他乡所见的秋夜之下的凄清景致,加之羁留日久、遭逢病痛,因此产生对家书不至的埋怨。但作者不直说家书不至原因,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沪上最专业的语文培优资料却言“雁无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让读者思考背后的原因所在,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与下文倚仗眺望家国长安的忧思呼应。 评分说明:表达方式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
奉贤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送钱子入京 唐 李颀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注:①信宿:表示两夜
14.诗中“ ”意象常常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別故乡的惆怅情结。(1分) 15.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京北”和“他乡”作比,表现诗人和钱子的飘零之苦。 B.颔联以动作描写突出了京城来使催促钱子返归的匆忙急迫。 C.颈联连用4个意向,融情于景,以想象之笔营造萧瑟意境。 D.全诗围绕“送”字,友人远去而驻足良久,情感凄婉哀伤。 16.本诗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4分)
14.(1分)捣衣 15. (3分) A 精品文档
①
精品文档
16. (4分)尾联借人映己,写的是朋友的归程时间和朋友纵马如飞、归心似箭,实际上蕴含的是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能归家的调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虹口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4题。(8分)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A.律诗 B.小令 C.古体诗 D. 曲子词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B.“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
C.“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D.最后“惊涛来似雪”,表现惊涛骇浪排空而来;“一坐凛生寒”写观潮人因潮水汹涌而感到阵阵寒冷。 精品文档
③
②
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