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寻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落地生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寻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落地生根
作者:崔敏霞
来源:《中学生物学》2018年第11期
文件编号:1003-7586(2018)11-0071- 02
随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将迎来从观念提出到课堂落实的重要阶段。目前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而在初中课堂中则关注较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会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笔者观摩了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第二节“关注家庭生活、现场急救”一课。这样的课题是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确立生命观点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点。那么,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能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找到落地生根的土壤呢? 1课堂教学流程
教师导入: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大脑长时间缺血缺氧,脑细胞会出现不可逆地损伤。4min内,抢救成功率约50%;4~6min,抢救成功率约10%;6~10min,成功率仅为4%,超过10min,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而绝大多数救护车都无法在患者突发急情后的4~6min内赶到现场。那么,现场的人该怎么办?
教师设置情景设置1:去年冬季,我校励行楼底楼上午第一节课上课前,发现一女生晕倒在洗手间门口。如果你发现了,你最先做的会是什么?阅读教材76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是拨打急救电话。接着,学生开展现场模拟急救电话120的活动。
教师总结:急救电话沟通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教师设情境置2:假如在等待“120”过程中,你发现晕倒的女生又被刮伤出血了,该怎么办?阅读教材76页第二段。如何根据出血状况,判断出血类型?请阅读教材86页。 师生共同归纳出血的类型(表1)。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两种止血方法。 学生现场模拟练习上臂静脉出血和大腿动脉出血的紧急止血法止血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