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广东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二试题分析与指导及答案
2016年广东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二试题分析与指导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古诗词默写与运用:
(1)__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受任于败军之际,_奉命于危难之间。 (4)、结庐在人境,_______而无车马喧_______。 (陶渊明《饮酒》) (6).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7).________城阙辅三秦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海日生残夜,________江春入旧年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9).绿树村边合,_________青山郭外斜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10).《鱼我所欲也》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______亦我所欲也____,
义,_____亦我所欲也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____。” (11)、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吾视其辙乱_,望其旗靡。” (1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朝廷之臣莫不畏王_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社会、时代都在飞速地进步,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像古诗《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____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 。” (14)、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大漠孤烟直 __,_____长河落日圆____”
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__不以物喜__,____不以己悲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16)、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这真是“_____醉翁之意不在酒__”。
(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回答)
(17)、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
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___出淤泥而不染 _,____濯清涟而不妖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fú xiǎo( 拂晓 )攻占那座桥。
(2)我zhēng yǐn( 征引 )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3)我xiǎo xīn yì yì( 小心翼翼 )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4)但是,何满子wàng yǎn yù chuān( 望眼欲穿 ),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5)我来了,雷电不xuān rǎng( 喧嚷 ),风也不拥挤。
(6)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 亵渎 )职业之神圣。 (7)霎时天昏地暗,shān bēng dì liè( 山崩地裂 ),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8)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 恪尽职守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
B.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C.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D.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
中“各得其所” 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这里不合语境。
1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C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
B.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C.一场春雨过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
项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雪白的梨花只有一种颜色,与五彩缤纷矛盾。所以答案为C。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 A.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这次却因虐囚丑闻被批评声音所淹没,这再次证明:美国对自己和别国在人权问题上并没有一视同仁,而是存在着双重标准。 ....B.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上市,这离不开工作人员忘乎所以的工作。 ....C.面对经常性的雾霾天气,司机们常常眼花缭乱,只好减速慢行。 ....
D.经过晓华的详细解释,班主任王老师终于茅塞顿开,了解了他上课迟到的原因。 ....
B项中“忘乎所以”意为“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C项中“眼花缭乱”意为“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清”;D项中“茅塞顿开”意为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把“改进”换为“提高”)
B.今年全国的粮食产量减少了一倍。(把“一倍”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删除“否”)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
解析:“具体”与“详情”重复。(3分)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B.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将“中国”放在“作为”的前面)
C.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D.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
尘暴造成的损失。(删去“达到”)
解析:搭配不当,“教育质量”与“发展”不搭配,应去掉“发展”。(3分)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①____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____,有时只是默默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
②_______微微一个点头,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_____;默默一次握手,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9、仿照下面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中国梦”催生“广东梦”,激发“我的梦”。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广东会因为梦想
______而在珠江环绕中扬帆起航____,_____傲视群雄___;我会因为梦想
2
_______而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___,_____执着前行____。
二、课内外古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 ) (2)征于色( 表现 )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 辅佐 ) .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
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2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
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灭亡。
12.作者在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六个人的共同点是:出身卑微,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要经受磨炼。 C.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逆境一定能成才。
D.举六个人的事例,为后面论证“生于忧患”提供事实论据。
解析:“一定”用得过于肯定,以偏概全了。
(二)
李遇少子为淮南牙将,遇最爱之,徐温执之,至宣州城下示之,其子啼号求生,遇由是不忍战。温使典客何荛入城,以吴王命说之曰:“公本志果反,请斩荛以徇;不然,随荛纳款。”遇乃开门请降,温使柴再用斩之,夷其族。于是诸将始畏温,莫敢违其命。徐知诰①以功迁升州刺史。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徐知诰,徐温养子。 译文]
吴宣州刺使李遇的小儿子提任淮南牙将,李遇最喜欢他,徐温将他逮捕,押到宣州城下示众,他的小儿子号哭哀求活命,李遇因此不忍心再战。徐温派典客何荛进入宣州城内,用吴王杨隆演的命令劝说他,说:“您本来的意思如果是谋反,请斩我何荛向众宣示;如果不是这样,随我何荛出城归顺投降。”李遇于是打开城门,请求归降,徐温派柴再用把他斩首,杀了他全族。于是各个将领开始畏惧徐温,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徐知诰因功任州刺史。徐州诰为徐温做事非常谨慎,任劳任怨,有时通宵不解衣带,徐温因此特别喜爱他。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 )
A.徐温执之/ 被坚执锐 B.遇由是不忍战/由是感激
C.以吴王命说之曰/公输盘不说 D.遇乃开门请降/乃悟前狼假寐
解析:A项,第一个“执”,“捕捉、逮捕”;第二个“执”,“拿着”。B项,两个“由是”
都是“因此”的意思。C项,第一个“说”,“劝说”;第二个“说”通“悦”,高兴。D项,第一个“乃”,“于是”;第二个“乃”,“才”。(3分)
3
14、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知 诰 事 温 甚 谨 安 于 劳 辱 或 通 夕 不 解 带 温 以 是 特 爱 之 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每处1分) 15、结合选文,分析徐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①从他利用李遇最小的儿子来使李遇不忍出战,看出他有计谋,善于抓住对方软肋;②从他派何荛说服李遇投降,却又出尔反尔,看出他老奸巨猾;③从他杀李遇全家,看出他心狠手辣。(写出两点即给满分)
(三)、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 )
A.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独往湖心亭看雪 D.呼尔而与之/吾孰与徐公美
解析:A项,第一个“得”,“获得”;第二个“得”,“领会”。B项,两个“苟”都是
“苟且”的意思。C项,第一个“独”,“仅”;第二个“独”,“独自”。D项,第一个“与”,“给”;第二个“与”,“和??比较”。(3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不丧失罢了。(2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对于)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它,(那么)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2分)
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却倡导“珍惜生命”,教育部新修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___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爱生命,但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但我们在与坏人斗争时,斗勇更要斗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伸张正义,量力而行。(3分)
(四)、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①,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②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①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②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参考译文]
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