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完整版)2017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真题详细解析)
激素 结果 自交系 甲 乙 丙 丁
2,4﹣D(2.0mg/L) 6﹣BA(0.5mg/L) IBA(2.0mg/L)
愈伤组织形成率(%) 芽的分化率(%) 根的诱导率(%)
99 85 88 16
13 80 83 85
90 87 12 83
(3)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N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 的选择培养基.
(4)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用K分别处理以下愈伤组织,出现蓝色的是 (多选).
A.无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B.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C.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D.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5)组织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核DNA中仅插入一个G基因)进行自交,在子代含G基因的植株中,纯合子占 .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抗除草剂纯合自交系A.
II.通过回交使自交系B获得抗除草剂性状
(6)抗除草剂自交系A(GG)与自交系B杂交产生F1,然后进行多轮回交(如图).自交系B作为亲本多次回交的目的是使后代 .
第5页(共21页)
(7)假设子代生活力一致,请计算上图育种过程F1、H1、H2、H3各代中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并在图1中画出对应的折线图.若回交后每代不进行鉴定筛选,直接回交,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8)如表是鉴定含G基因植株的4种方法.请预测同一后代群体中,4种方法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比例,从小到大依次是 .
方法
检测对象
检测目标
检出的含G基因植株的
比例
PCR扩增 分子杂交 抗原﹣抗体杂交
基因组DNA 总mRNA 总蛋白质
G基因 G基因转录产物 G基因编码的蛋白
质
喷洒除草剂
幼苗
抗除草剂幼苗
x4 x1 x2 x3
对Hn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
第6页(共21页)
2017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组成成分中含mRNA
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分析】1、核糖体:无膜结构,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在真核细胞中,有些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些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 【解答】解:A、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A正确;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其组成成分中不含mRNA,B错误; C、核糖体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C错误; D、RNA聚合酶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核糖体不具有该功能,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结合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答题,比较基础,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6分)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如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
的研究结果
A. B. C. D.
A.A
推论
损害呼吸道黏膜 改变T细胞数目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C.C
D.D
第7页(共21页)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特异性免疫 影响细胞免疫 影响体液免疫
B.B
【分析】1、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2、颗粒物如有硅尘入肺可能会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过敏病人在PM2.5超标的空气中会发病,是因为该颗粒中有相关的过敏原。
【解答】解: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粘膜,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B、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T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正确; C、B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C错误;
D、抗体是浆细胞产生,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能力越强,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以PM2.5为题材,考查免疫调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明确B、T细胞受刺激会快速增殖分化;抗体是将细胞分泌的,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
3.(6分)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第8页(共2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