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本课程篇
者、评价者。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就是在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的办学哲学。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特色化课程的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开展《剪纸贴画》的校本课程,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动脑、动手等诸多能力的发展,当学生看到自己用各种颜色的卡纸经过剪贴制作出来精美作品时,能感受到了此过程所能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同时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情感上,学生们也感受到了五颜六色卡纸的妙处,利用这些作品来美化家园的这一理念也深深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田。 二、 课程纲要 (一) 课程目标
1、了解剪纸贴花艺术的历史,激发对剪纸贴画艺术的追求。 2、了解剪纸贴画的相关知识,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纸贴画技法;初步尝试剪纸贴画。
4、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
5、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课程内容
学习使用的材料以剪刀为主,自备彩色纸张等。
第一学期:每节课讲授剪纸贴画的文化、历史等常识和基本功技法,以学习简单图案为主。
第二学期:在学习剪纸贴画知识和基本功的同时,自己创设简单的剪纸图案,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三)课程实施
剪纸贴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它集绘画、手工的教育功效于一体,剪纸贴画需要一丝不苟,需要长时间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
耐力。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是培养孩子细心、静心、耐心的极好方式。
首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只有孩子对剪纸贴画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地看、注意地听、耐心地体验,对剪纸的感情会越深。
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贴画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剪纸技法;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剪纸贴画的练习与临摹。
再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展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而周围同学的赞扬与认可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这个学生极大的自信,最终培养学生对剪刻纸这门艺术的兴趣。 (四)课程评价
1、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作品制作的师生互动中,很深入、很有效、很个性化地进行的。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
(1)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对孩子们总体的表现进行肯定,是一种静态的评价。伴随着整个剪纸活动过程的评价,叫做动态评价,通过动态评价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及时地肯定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的独创性,会使孩子们有一种喜悦感。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学生自评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收集自己的作品建立学习档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真正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
他评是汇集材料相互交流、借鉴,由学生互评、教师审评,主要是看学生作品有没有表现出剪纸贴画的审美特征,有没有努力表达了
自己的情感,有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创意以及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而绝对不应该只是作品制作的精细与否。
学生作品主要通过展示来给予肯定和鼓励,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三、 课程开发背景资料
1、开设“剪纸贴画”校本课程的三位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动手操作,一张色卡纸,一把剪刀,只要拿到孩子们的手中,就会深深吸引着他们,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三位教师决定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开设此门课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相信孩子们在此课堂上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剪纸贴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通过作品反映出的感情、理想,审美意识的真挚、纯朴、直率,就构成了剪纸贴画质朴的艺术风格。材料与制作的特点,构成了剪纸贴画的装饰特征。学生十分喜爱剪纸,加上剪纸工具简单,材料易找,为此剪纸成为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
3、剪纸贴画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4、学校在初级阶段开展的剪纸贴画兴趣小组活动,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首先,“兴趣小组活动”侧重于学生模仿操作,少创作性作品,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成了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学安排缺乏整体的计划,
活动比较随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和学校课程改革目标,本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展现个性创造及感受、体验剪纸艺术的平台,让同学们享受剪纸艺术的快乐。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作用,了解剪纸的特点,尤其要了解中国民间剪纸的风格特点。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学生学习运用剪纸贴画的创作方法对周围的形象做装饰性的表现,进而体会剪纸贴画艺术的特点。
实验小学《剪纸贴画》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剪纸贴画 高年级 设计者 总课时 李艳 王爱娟 40 我校剪纸贴画校本课程针对中高年级以选修形式开设,每周二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创作实践及各种活动相结合;工具选课程材:以容易掌握的色卡纸、折纸等作为主要学习工具;教学内容设置:简介1、从简单折纸开始,逐步深入至折纸与卡纸相结合,注重内容的循序(200渐进。2、四课为一个单元,每单元有不同的作品表现主题,多是与学字内) 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大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3、剪纸贴画课程与德育、美育的互相渗透,使此课程不仅仅停留在技法的传授,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开设“剪纸贴画”校本课程的三位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动手操作,一张色卡纸,背景分析 一把剪刀,只要拿到孩子们的手中,就会深深吸引着他们,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三位教师决定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开设此门课(500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相信孩子们在此字内) 课堂上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