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平塘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
(5)研究和制定安全、保安和环保等措施; (6)确定防洪、防火、施工排水等。 4.2 具体布置 4.2.1施工水、电供应 (1)施工供电
工程区内有低压线路覆盖全作业区,电压较稳定。开工进场后与当地电管部门联系,各施工作业区内的电用进接在距其最近的。 (2)施工供水
施工供水直接抽取工程区内农田渠系内水,或取当地村民生活饮用水。 4.2.2施工通讯、交通 (1)施工通讯
开工进场后可与当地通信部门联系,项目部安装1门有线电话与外界联络。场内施工人员采用手机或对讲机直接进行联络、指挥及施工调度使用。 (2)施工交通
至团结村项目区各施工作业可利用本次新建的田间道路作业场内施工道路。同时才现有局部的田间道路进行维修和扩建后,可满足施工需要。 4.2.3拌和系统
本工程砼及砂拌均采用机械拌和。考虑各种拌和物的不均衡性,采用流动拌和方式可满足施工要求。每个拌和站配置设备如下: 1)砼搅拌机JQ350—1台; 2)胶轮车—5台; 3)磅称—1台;
4)清水泵 750W— 2台。 4.2.4施工辅助企业
名称 单位 建筑面积 名称 单位 建筑面积 生产区(钢管脚手架结构) 生活区(租用民房) 仓库 m2 60 宿舍 m2 400 预制场 m2 70 办公室 m2 80 值班室 m2 20 会议室 m2 30 水泥库房 m2 100 其它 m2 50 模板加工场 m2 80
合 计 m2 330 合 计 m2 560 4.2.5其它
(1)施工期应注意防雷、防火,配电室设防雷、漏电保护,采用TZ-S接零保护系统,但不得在同一供电系统同时设接地和接零;
(2)工地架设照明线路悬吊高度应符合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
(3)工地照明施工线路的短接保护、固定接头及负荷均应按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执行; (4)移动式发电设备、电缆等防止车辆碾压造成漏电; (5)电动设备传动轮、转轮、飞轮等外露部位设防护装置;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取加强外绝缘措施,其它电器产品均应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另外选用适用于本地区的避雷器。低压电器设备有足够的可靠性,恰当的额定电流值。凡移动式或手动电器工具均应在配电箱装漏电保护装置。各库房、仓库、生活区的重要设备均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在施工的同时要保证道路的畅通。
第五章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1土地平整
5.1.1土地平整施工流程
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耕地的平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放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每一格田约3~5亩,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20cm以上。土地平整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格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格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 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 → →交工验收 表土耕作层加覆 → 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 5.1.2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邀请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田块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应及早进行协调,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2)土地平整施工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 25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格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3)田埂施工
表土回复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田埂施工;田埂夯筑要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内侧用粘性土涂抹夯实,放水试蓄。田埂外侧应选择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对于超过1米以上的田坎应种植草皮;当田坎高度较大时,下部应设置于砌石护坡或干砌石挡墙,上部以草皮护坡。 5.2农田水利工程 5.2.1排灌工程
农田水利项目排灌工程包括整治排灌沟渠、干渠。 (1)沟渠土方开挖
施工程序:测量放样→表层清理→人工开挖→人工修边、底。
开挖前,做好清基范围的施工放线工作,严格按放样边线进行开挖。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全部竹木、树桩、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地表的植被清理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地脚线)外侧。
开挖时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开挖施工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将渠道边坡做成1:1.5左右的边坡,再采用人工进行修边、底,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对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保留保护层。对风化岩块、坡积物、残积物和滑坡体按施工图纸要求开挖清理,并在填筑前完成,禁止边填筑边开挖。清除出的废料,分别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场地堆放。渠道开挖合格后及时进行下序工程的施工,开挖面暴露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
为保证开挖边坡免受雨水冲刷,在渠道开挖过程中,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开挖外,还应做好对已成型渠道内临时性排水设施,设置临时坑槽,用水泵排除,防止已成型的渠道内积水,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开展。 (2)沟渠回填
施工程序:测量放样→清理基层→分层铺料、压实→人工修整。
分层铺土、填筑时,应按渠堤设计横断面全宽度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须采用一种填料,不得将两种及以上
填料混填。
夯实机械选用蛙式打夯机,填土分层厚度应根据蛙式打夯机的机械性能,设计要求密度,填料密度和含水量等指标经过试验确定。开工前主管技术人员应根据渠堤高度以及分层厚度,计算出计划分层层数,并绘出分层施工图,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控制好铺土厚度,并配合机械随时调整层厚。每层填筑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和压实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进行二层土料铺筑前,需采用人工或机械对上层回填料的表面进行刨毛处理。 当地形起伏,高低不平,应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3)干渠条石砌筑
本项目标段条石料由料场组织人工开采或采用购买方式,装2T农用车运至现场。砌体石材:母岩应坚硬新鲜,无风化剥落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块石及条石等砌体的规格尺寸要符合相关规定。
浆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体和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 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应错缝搭接。
砌体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块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0.7m2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骨皮的中距不应大于2m。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400mm时,应等于墙厚;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2/3。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4)沟渠砼浇筑
沟渠砼主要为渠道底板项目,渠道底板为素砼。
砼施工程序:基础面清理→测量放线→立模→验收→拌制砼→砼入仓→平仓振捣→砼养护→拆模。 砼浇筑施工前,应先砼结构物的地基进行验收,并征得监理单位的同意,方可进行砼浇筑的准备工作。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并冲洗干净、排净积水。在浇筑之前,岩基应保持洁净和湿润。对于出露凝灰岩夹层和泥化破碎带的地基,在监理单位认可开挖完成后,直至实施浇准备前,应采取有效的地基保护措施。
在浇筑砼前,通知监理单位检查有关浇筑准备工作,包括地基处理、模板等其他工序,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按施工详图规定执行。必须做好记录,只有征得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开始浇筑作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