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时训练(1)含答案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C 6D 7A 8D 9B
10. 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①③④正确,②错误。牛牛受刑罚处罚,不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而是因为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故选D。 1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认识和理解。漫画反映了一个人从不良行为开始,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警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则会远离违法犯罪,因此B正确,A、C错误。D观点过于绝对,错误。
12.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的理解。①表述错误,我们不能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故C项正确。②③④是预防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 13. C解析:本题考查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所以②说法错误。
14.A解析: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①②③符合题意,选A。
15.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认识。要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学校就应该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关部门对事故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让学生住校并不能避免安全事故,故①②④正确,选D。
16.D解析:小文旷课的行为启示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到网吧玩游戏,结伙打架,沾染不良习气,不加以改正,入室抢劫,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说明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所以选择D选项。②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17. A 解析:品德高尚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要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A正确。
18. A解析:依据材料分析,符合这一要求的是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①③做法正确,②④属于不良行为.故选A 。 19.B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漫画中的妈妈不遵
守交通规则,不听孩子的劝阻闯红灯,可以从遵守交通规则的原因、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等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劝说。但是①认为红灯亮时没有车辆可以通过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是错误的。所以选B。
20.A解析:根据教材,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法律必须保证所有的公民得到平等和有效的保护。如果受到歧视,公民可以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合法权益。故①②④ 观点正确。③说法“平等的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 表明了社会生活中很多公民没有依法办事的意识。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1)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2.(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2)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翻越栏杆等。
建议:加强思想意识,使其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加强法制教育,让这些同学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3)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
解析:(1)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从题文中遵守规则对人们和社会的影响,可以看出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社会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只要围绕社会规则回答即可。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对于列举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对于建议类问题,属于怎么做的角度,即从怎样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回答,可以从道德和法律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怎样培养自己的规则和秩序意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增强观念,落实行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3.(1)社会保护。生命健康权。
(3)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用智慧保护自己,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等。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交警部门”属于相关部门,是社会保护方面;“黑校车”威胁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所以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2)此题 考查学生对青少年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4. ①上述看法不完全符合漫画所表达的含义。
②公共场所的规则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维护规则,遵守规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漫画所示的在公共场所指责别人违反规矩的行为,是主持正义的表现!”的观点是正确的,是积极维护公共生活规则、具有正义感的表现。
③作为现代公民,在公共场所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规矩,带头遵守规则。漫画中指责别人的人,他们在指责别人的同时,随地吐痰和抛垃圾,是违反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言行不一,违反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做一个有正义
感的人,在自觉遵守规则的同时,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解析:如果照搬教材上的观点,如: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作为有正义感的人,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就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我们消极的态度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