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教案
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
数据收集课题 整理复习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备课时间 备课人 教学目标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感受统计的必要性,掌握统计整理的正确方法,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教学重难点 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口算试卷(加减乘除各10道) (一) 复习导入。 在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你记得哪些知识?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用画“正”字记录数据比较方便。 (二) 综合应用。 教 学 过 程 1.呈现问题。 老师想知道一班和二班哪个班的口算水平更好一些,可以怎么办? 2.收集数据。 5分钟计时口算,并对答案。 3.整理数据。 怎样整理呢?确定标准,画正字,完成统计表。 方案一:错题数量 全对 错1-3道 错4-6道 7道以上的 方案二:出错类型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4.解决问题。 (1)出示另一个班的统计情况,你认为哪个班的口算水平更高一些? (2)看到我们班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有什么问题? 口算整体水平怎样? 自己的口算水平在班里怎样,你打算做点什么? 哪种题型出错最多?能说说原因吗?如果你是老师,你打算做点什么? (三)巩固应用。 数学书p118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表内除法、课题 有余数除法复习 1.通过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复习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计算。 2.学生通过对口诀、填一填、小小设计师等活动,巩固除法的意义;通过比一备课时间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比等活动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难点: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应小练习 (一)情境导入 对口诀游戏:老师任意出一句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学生一起回答得数。 教 学 过 程 这是我们学习的那个知识?(除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除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整理 师:同学们,乘法口诀大家背的都很熟练,那么,我们回忆一下这学期你都学会了哪些有关除法的知识呢? 生:自主回答,教师点拨补充。(学生说到哪一知识点,可适当让其举例子,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板书: 除法 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有余数除法(每份一样多,有剩余) [设计意图:初步梳理知识,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有据可考] 2.复习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把12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你是根据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的得数?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 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我们用除法计算。 师:根据这个算式大家能说出各部分名称吗? (2)20个桃子,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师:现在我们看小猴子的第二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通过解这个决问题你又发现在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小结: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也用除法计算。 (3)21个桃子,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还剩几个? 师: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想怎么解决?和上面两道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情况下有余数? 小结:每份同样多,没分完,有剩余。 (4)很快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 ①15个桃子,每4个放一盘,结果? ②36个桃子,平均放在9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