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0 岳阳楼记 习题
第三单元 10 岳阳楼记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zhé) 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 阴风怒号(háo) ..
日星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jí) ...岸芷汀兰(zhǐ)(tī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 谪:贬官
(2)增其旧制 制:规模 .(3)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4)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5)朝晖夕阴 晖:日光 .(6)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7)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8)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9)日星隐曜 曜:光芒 .
(10)樯倾楫摧 倾:倒下 摧:折断 ..(11)薄暮冥冥 冥冥:昏暗 ..
(12)去国怀乡 去:离开 国:指国都 ..(13)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 .(14)沙鸥翔集 集:停息 .(15)锦鳞游泳 鳞:代指鱼 .(16)岸芷汀兰 汀:小洲 .(17)长烟一空 一:全 .
(18)宠辱偕忘 宠:荣耀 偕:一起..(19)把酒临风 把:持、执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具”同“倶”,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越明年 .
古义:到 今义:跨过(阻碍),跳过 (2)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古义:景象 今义:观看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4)是进亦忧,退亦忧 .
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 (5)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 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百废俱兴)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3)政事顺遂,人民和乐。(政通人和)
(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气象万千) 6.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前人之述备矣 B.览物之情 ..
[来源:学+科+网Z+X+X+K]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属予作文以记之 ..
(解析:A、B、C项均为结构助词,的;D.代词,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7.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解析: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填空。
(1)《岳阳楼记》是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
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岳阳楼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古代的记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写景、叙事、状物。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运用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目的多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政治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时间上表现了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0.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
确的一项是(B)
上联: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__先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下联:揽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解析: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联“老范一千年”结构相对应。) (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文字。(90字左右)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到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1.“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进”即指“居庙堂之高”,也就是处在朝廷的高位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指“处江湖之远”,也就是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12.文章第3段和第4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第③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④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能答出“阴和晴,悲与喜”,意思相近即可)
13.文章第4段写景优美、描绘生动,请你结合本段内容,简要分析其写作手法。(至少两
点)
①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③与前一段文字形成对比;④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为下文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做铺垫。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
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
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
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界环境
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解析:C.描绘的是春夜的美景。) 03 拓展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②③④⑤
【乙】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⑥⑦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
⑧⑨⑩
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来源:学科网]
【注释】 ①吴玠: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好友。交,结交。欢,友好关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帝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用什么安家呢?⑩或:有人。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
(2)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吴玠素服飞 素:向来 .(4)饰名姝遗之 遗:赠送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惧惜死亡,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17.【乙】文所写岳飞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对我们有
什么教育意义?
【示例】心忧天下(或:忠君爱民,关心百姓疾苦)。教育意义:教育我们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附【乙】文参考译文:
吴玠向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结为好友,把有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帝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岳飞)。(岳飞)年轻时很能喝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将来军至河朔,才可以畅饮。”岳飞从此不喝酒。皇帝当初下令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说:“敌人没有消灭,用什么安家呢?”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官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惧惜死亡,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来源:学#科#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