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6份试卷合集】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测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现分别在它们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 一部分质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问图中哪个组合一定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m 甲大于 乙切去的质量△m 乙( )
A. B. C. D.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 v 从 1.2f 处匀速运动到 1.9f 处(f 为焦距),这段时间 内像移动的速度为 v′,则 v′>v
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5.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7.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将—10℃的冰块放入0℃的水中,冰会熔化 C.物体放热,温度不变 D.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温不会升高
8.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9.以下关于热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B.锅里的水烧开后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C.在严冬,冰冻着的衣服也可以晾干,是冰的升华现象
D.冬季天气寒冷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10.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用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随着密封容器中的气体逐渐抽去内部铃声变小,推测真空不能传声 B.鼓面上的纸屑跳动推测鼓面在振动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推测声波能传递信息
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光 二、填空题
11.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小轿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2)冬天,小明的父亲开车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为了 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_______ (填“冷”或“热”)风。从而加快水的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
(3)我们经常会发现城市的几乎每个交通路口都安装有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 “凸透镜”或“凹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相似,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成像会越来越小是因为车辆行驶离摄像头越来越_______ (选填“远”或“近”). (4)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的性质。
12.黑暗的舞台上演员穿着白色上衣红色裤子,在绿色追光灯照射下,坐在观众席的观众 看到该演员穿的是______色上衣,_______色裤子.
13.小丽同学研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关系,下图是她利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的质量随体积变化图象。请根据图象归纳出这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m?______。
14.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________,此过程要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15.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 。
16.甲、乙、内三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B可知,丙同学是做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由图象A可判断_____同学运动最快,a点为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它表示_____,6s末时甲、乙两同学相距_____m。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m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43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8.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 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 min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求: (1)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2)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 (3)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四、实验题
19.小亮做“测量某品牌酒的密度”的实验。
(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酒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的总质量。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_____(填序号)。
(2)在测量质量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发现天平左盘略高于右盘,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3)由图B烧杯和酒的总质量是_____g,实验测得酒的密度是_____kg/m3。
20.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探究前需要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
(2)某次实验,小亮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
(3)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放上一块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镜片。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___;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同学们就器材的选取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整理记录如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