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笔记 张成福 党秀云编
a.公共管理者,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公共管理者,从广义上讲包括民选的和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分为政治任命性官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依其职务等级可以分为高级公共管理者、中级公共管理者和基层公共管理者。
b.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如果我们将政府视为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公共管理者便是公经理人。
2.2 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1.在民主政体中,公共管理者的角色
1983年魏姆斯利等人在“黑堡宣言” 中,对公共管理者在民主社会治理中的角色的阐述,最具典范性。在我们看来,他们对公共管理者在民主宪政治理中角色的论述,的确反映了公共管理者的特殊使命和角色。
一、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在就职时已宣誓要护宪及行宪,行宪的预期目标是营造一个稳定且有效运作的政治体系,而终极目标则是增加机会,促进平等以及持续地改进和提升全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公共管理者的天职。
二、人民受托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受人民的托付,在治理过程中扮演正当与重要的角色,不能屈服于强烈短视的压力,应考虑长远的全民利益。公共管理者要不惧强权,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把自己当成工具,应以追求公共利益为职责。
三、贤明少数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要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可人云亦云,要扮演贤明的少数,而不是随波逐流追求时尚的“喧嚷的多数”或有权的少数,他们有责任通过吸引民众参与公共事务,使贤明的少数变成多数。
四、平衡轮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必须对外在环境有回应或有反应,但绝不是像地震仪一样忠实地从事刺激反应的记录,或像忠诚的仆人一样只听命行事,也不能只是很有技巧地在各种利益集团间躲闪、求存。公共管理者要肩负专业责任,也就是要以维持公共利益及宪政运作为职志,公共管理者应以其合法权力及专业判断在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势力中,扮演平衡轮的角色。
五、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者应该或必须能够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决策的价值体系与假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提
出合理说明并尽量将人民纳入治理过程。公共管理者应扮演分析者与教育者的角色,以增加民选领导、民意代表、所有在治理过程中的参与者,乃至一般民众对公共事务的了解,并向他们灌输公共利益的观念。
2.3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1.公共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公共管理者为扮演好其角色,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所谓技能,系指后天发展起来的、处理特定的人、事、物的能力。管理技能不同于一般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系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能力,如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服务营销、研究发展等等。一般而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多半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当然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技术性技能
a.技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现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 其日益变为一个专业化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完成专业性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
b.管理层次超低的管理人员就越需要具有技术技能。特别是一线的管理者,技术技能尤为重要,因为,一线的管理人员大多从事训练下属人员或回答下属人员有关具体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们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下属人员所做的各种工作。
二.人际关系技能
a.正如瓦尔多所言,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对外要与有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对内要联系上下级,特别是要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即做人的工作)。b.人际关系技能最低限度包括一种他我意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敏感,对自己责任的体认,对别人权益的尊重,做事符合人情事理等等。
c. 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性的活动之中。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具备这方面技能的管理者肯定可以在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概念化技能
a.所谓概念化技能,系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B.卡兹认为概念化技能包含着一个管理者体认到组织的功能是相互依赖的,并能够从大的背景上为组织的未来勾画远景。
四.诊断技能
a.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
b.一个公共管理者应根据组织内部各种现象来分析研究各种表象,进而探究其实质。
五.沟通技能
a.所谓的沟通技能,系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
b.管理者需要沟通的技能。虽然拥有沟通技能并不意味着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但缺乏沟通技能又会使管理者遇到许多麻烦和障碍。
2.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特质
波兹曼和史陶斯曼在《公共管理的战略》一书中,曾提出理想的公共管理者有七个基本特质。
一.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a.公共管理可能在某些层次有效,却未必在策略层次上有效;在策略层次上或许有效,却未必在其他层次上有效。
b.因此,自我评估的训练甚为重要。公共管理者借此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以便在策略执行时能汰弱留强。在管理人员的发展训练中,可要求部属与主管相互评估对方。
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a.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并乐于学习,同时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并有一些工作之外的生活乐趣。
b.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具有创造力,而这些创造力又是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时,那么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就绝对不会令人讨厌和厌烦。
三.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有效公共管理者应为“政治家型官僚”,因为他们具有清晰的个人与政策价值,并将其运用于公共管理上,使其拥有远大的目光和高瞻远瞩、开阔的胸怀;在制定策略时,亦能够超越自我利益,甚至于组织利益,以整个社会或国家的利益为着眼点。
四.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因为公共组织不像私部门,其变革速度往往较为缓慢。由于公共部门策略的执行往往旷日费
时,甚至于要耗费大笔的经费,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并坚持到底。
五.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最好具有在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机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就可以使其在管理中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在决策中能够全盘考虑,通盘打算。
六.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不仅要能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能了解不同民众的各种需求,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这样才可称得上是一位开放的、具有民主参与意识的管理者。
七.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分析并不等于量化,公共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具有分析的技巧和能力。公共管理者并不是只须具有作业研究、推论统计、线性规划等技能,而是必须有逻辑运用与结构性思考的能力。因为,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分析,尤其是价值、判断、直觉、经验间的分析思考与分析工具的整合。
2.5 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1.在日益复杂、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公共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的复杂性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技术、社会和信息革命的相结合,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为动荡,这一环境和态势对传统的基本的管理假定发起挑战。未来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对不确定和动荡时代的管理。著名的公共管理大师莫根在其《驾驭变革的浪潮》一书中,为变革时代的公共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了许多深刻而又具启迪的见解。
一、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发展他们解读和预测环境趋势的能力。
他们需要一种“触角”,能够帮助他们感悟组织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发现机会。
二、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前瞻性管理的态度和技能,特别是“前瞻思考”、“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
三、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领导技能。
特别是他们应将领导视为一种“形塑”和“架桥”的过程,调动大家的能量和聚合大家的努力,因应环境的挑战和要求,创造并发明愿景,达成理解、获取共识。
四、在信息社会中,组织的人力资源最为重要,公共管理者必须设法开发和调动组织中每一个人的知识、智慧和创造性潜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