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解析}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25:34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度、颜色相同的两个染色单体用铁丝扎起来,代表一条已复制的染色体 B. 在纸上画MI时期的纺锤体和MII时期纺锤体要相互垂直 C. 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仅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 D. 模拟后期I时,颜色相同的染色体必须移向同一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方法步骤:

1.用橡皮泥先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5cm,粗细与铅笔相当;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8cm,粗细与铅笔相当。

2.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并排放在一起,在两条长5cm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把它们扎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其他3条已复制的染色体模型。

3.在大纸上画出一个足够大的纺锤体,使之能够容下你所制作的4条染色体。让两条5cm长的染色体配对,让两条8cm长的染色体也配对,并放在赤道面上。

4.抓住着丝粒把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拉向纺锤体相反的两极。一旦染色体移到了两极, 减数的第一次分裂就算完成了。

5.在这张纸上再画两个纺锤体。这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

6.把每一极的染色体排列在新纺锤体的赤道板上。解开每个染色体上的“着丝粒”,抓住每一个染色单体上原先“着丝粒”所在的位置,把染色单体拉向纺锤体的两极。最后,在你所得到的每一条染色体的外围画一个圆圈,这就代表形成了新的细胞,共画4个圆圈。

【详解】A、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并排放在一起,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把它们扎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铁丝代表着丝粒,A正确;

B、在模拟MⅡ时期时,构建的两个纺锤体应以第一次分裂中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B正确;

C、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染色体,可以表示来源不同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模拟3

对同源染色体,仅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制成3种不同长度的染色体,C正确;

D. 模拟后期I时,形态、长度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的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的步骤。

2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 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颏率不发生改变

C. 有害的突变基因一般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 D. 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无关而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详解】A、达尔文将个体间存在可遗传的变异视为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A正确; B、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B正确;

C、研究证明,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突变基因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可能会被保留和扩增,从而引起基因库较大的变化,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及环境的选择作用均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突变具有多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

22.20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的淀粉分解量仅与淀粉酶活性有关 B. 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 将pH=13的试管中的pH调至pH=7后继续实验1h,则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 D. 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1h后淀粉的分解量。

【详解】A、由“20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可知,淀粉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说明该实验中的淀粉分解量不仅与淀粉酶活性有关,还与pH值有关,A错误;

B、在pH为3和9时两只试管中的淀粉剩余量相同,但pH为3时,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酸也会促进淀粉水解,而pH为9时只有酶的催化作用,所pH为3和9时酶的活性不同,B错误;

C、pH=13时,淀粉酶已变性失活,因此再将pH调为7,反应速率不变,仍为0,因此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C正确;

D、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底物复合物发生一定的性状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恢复原状。因此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发生的改变是可逆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题干的信息,明确酸具有促进淀粉水解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B. 每一个抗体分子都有针对一种抗原的两个同样的结合位点 C.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C复合体的癌细胞并消灭之 D.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立即在被感染者的血浆中检测到对应的病毒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详解】A、成熟的T淋巴细胞分成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A正确;

B、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形的,两臂上有针对一种抗原的两个同样的结合位点,B正确;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之,C正确; D、病毒感染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病毒抗体,因此无法立即在被感染者的血浆中检测到对应的病毒抗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特异性免疫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异。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分裂过程中最多有2个染色体组,4套遗传信息 B. 图示变异只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度、颜色相同的两个染色单体用铁丝扎起来,代表一条已复制的染色体 B. 在纸上画MI时期的纺锤体和MII时期纺锤体要相互垂直 C. 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仅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 D. 模拟后期I时,颜色相同的染色体必须移向同一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的方法步骤: 1.用橡皮泥先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5cm,粗细与铅笔相当;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8cm,粗细与铅笔相当。 2.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并排放在一起,在两条长5cm的染色单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把它们扎起来,代表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