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勘察方案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8.1.2主要质量保证文件
1.文件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01)
2.记录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02)
3.采购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07)
4.工程勘察过程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08)
5.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10)
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12)
7.数据分析和改进管理控制程序(程 序 标 号GIBA/QB-2005-13)
8.2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技术规程等。
2.组织贯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
3.制定和贯彻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4.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坚持事前控制、预防为主,组织班组检、互检、交接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做好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工作,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5.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按合同约定及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对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验收。
6.做好质量反馈工作,通过回访,听取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意见,及时总结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8.3勘察实施方案及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 8.3.1勘察方案的实施
1、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全体人员作详细技术交底。
2、不明白技术要求、不熟悉工艺流程、不掌握操作工艺、不明确质量标准的人员,严禁上岗操作。
3、严把施工关,搞好复检、抽检,确保施工质量。
4、全面系统整理和深入细致分析勘察原始资料,精心编写勘察报告。
5、严格贯彻执行现行适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确保勘察成果资料数据
准确、依据充分、结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8.3.2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
现场各工序由专人负责把关,每道工序制定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8.3.3勘探孔孔位、孔口高程测放
由我公司专业测量技术人员利用委托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资料,采用日本尼康DTM350型全站仪,先根据勘探点平面布置图进行实地定点放样,待施工完成后再精确测定各勘探孔的孔位坐标和孔口高程。对于孔位位于陡坎、路边、河塘边等地的部分钻孔,在施工时位置有少量变动,移位后的钻孔均按实际施工位置测读坐标及孔口高程。另外待孔内地下水位稳定后,用钢尺统一测定钻孔内地下水位埋深。高程为北京高程系。
8.3.4钻探
由我公司勘察处人员采用额定钻探能力为100m深度的DPP型油压工程钻机施工,第四系松散地层采用双层双动岩芯管钻具或单层活阀式钻具硬质合金钻头全断面取芯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使用优质泥浆护壁,同时在孔口处下入Φ168mm套管,将表部的人工填土隔开,以保持孔壁稳定和孔底清洁,确保取样和原位测试成果的准确性。基岩则视岩体的完整程度采用单管或双管金刚石钻头钻进。
主要技术指标:
平原区第四系地层开孔孔径Φ127~168mm,终孔孔径Φ75mm及Φ89 mm。
岩芯平均采取率,粘性土≥90%,砂性土≥80%,碎石土≥60%,全~强风化基岩及构造破碎带≥65%,完整的新鲜基岩≥80%。
岩土分层深度和钻探终孔的深度误差不超过5cm。
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干钻施工,待观测到初见地下水位后采用泥浆护壁钻进,终孔至少48小时后测量稳定的静止水位。
8.3.5取样 取原状土样
为保证各类样品的质量,满足工程设计需要,针对场地内的地层特征和工程的重要性,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取样工具和取样方法。原状土样取出后及时蜡封,并贴好土样标签,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采取防震、防晒、防水等措施。
取扰动土样
对于采取原状土样有一定困难的粗颗粒土(如砂层、角砾等),按设计要求采取扰动土样,并用土样盒或塑料袋包装好,贴上土样标签分批送往实验室。 取岩样
为了确定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在中风化基岩层内采集代表性岩芯样,单块芯样的有效长度不小于15cm,并贴上岩样标签分批送往实验室。 取水样
为了取得洁净、正确的地下水水样,取样孔施工时,先干钻至地下水位以下(一般为5~10m左右),然后下入滤水管,待孔内有一定水量后,用清洗干净的塑料瓶或玻璃瓶采取1组水样,其中简分析水样不小于1000ml,侵蚀性CO2测试的水样不小于250ml,且加入碳酸钙稳定剂。取出的水样立即密封,并贴好水样标签及时送往实验室测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